西施豆腐
西施豆腐是一道菜,一道家常菜,一道特色菜。
把西施与豆腐掺和在一起,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因为这位四大美女之首、这位世界级名人,就出自我的家乡。(先前也有过西施出生地的争论,两个县为了一个西施,争得面红耳赤,大动干戈,但最终还是被我们夺了过来,从此录入了词典辞书,成为定论。)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很珍惜“西施”这块金字招牌,都想借西施的“余光”(西施原名施夷光)来发家致富,因此大凡与市场有关联的、与销售搭着界的商品就纷纷冠上了“西施”二字,单就食品而言,就有西施啤酒、西施醇酒、西施香榧、西施板栗、西施银芽、西施珍珠粉、西施矿泉水等等等等,真是害苦了工商局商标科的同志。但在所有“西施”牌食品中“西施豆腐”是最贴切、最响亮、最不争的事实。我们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希望你吃了西施豆腐,能变成豆腐西施。
西施豆腐确实不同于一般的豆腐。人的嘴巴绝对是创新的高手,能把一块简简单单的豆腐吃得花样百出,叫得出名堂并能上菜谱的有一长串,有小葱豆腐、凉伴豆腐、麻辣豆腐、青菜豆腐、咸菜豆腐、蘑菇豆腐、鱼头豆腐等等,这些豆腐的做法都简单明了,仅从字面上理解,马大嫂们一个个都能做得色香味一律“国标”所以大江南北也就味道同一,可谓家常,但不成特色。唯有西施豆腐讲究用料,做法独特,且产地单一,所以就有些卓而不群。做一道西施豆腐,需有豆腐、猪血、淀粉、鸡汤、时件(鸡肠鸡肫之类)为基本原料。制作时,把豆腐、猪血切成丁,连同鸡汤、时件、调料一起倒入锅中,用水煮沸后,取淀粉若干,边倒边搅,边搅边倒,不得稍停,至锅内扑扑有声粘成稠状,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气四溢中做成了。然后一碗碗从锅里舀出,取一调羹将之一口口送至嘴边,伴随着吹嘘吹凉声,略加囫囵咀嚼,便有一股股鲜嫩滑溜泌入五脏六肺,于是啧啧声四起,味道就吃出来了。
在我的家乡,凡招待外来客人,必有西施豆腐这一道菜。在饭店里,服务小姐将一盘用透明玻璃盆子盛装的西施豆腐端上来,报一下菜名“西施豆腐,请慢用”客人们就立即停止嘴里的咀嚼,瞪大眼睛疑惑地问一名“啥豆腐”主人就重复一句“西施豆腐,这里的特色菜”客人们就一边吃西施豆腐,一边听西施故事,于是食也有了,色也有了,一桌子的饭就吃得很是“秀色可餐”西施豆腐就这样从餐桌上流传开去出了名,由下里巴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从农家餐桌步入了星级宾馆。现在想起来,真要感谢第一个将这种平常的豆腐称之为西施豆腐的那个人,这绝对是一种策划一种创意,其价值远超了西施豆腐本身。
如今这年头,物质丰富得出了奇,所以只要有耐心有恒心,这西施豆腐是日日可做,餐餐可吃的。但时光追溯到二十年前,这东西却轻易不能吃到,而且那时候也没有西施豆腐这个漂亮而传神的名字。西施豆腐是这种豆腐出了名之后的一种叫法,其性质类似于歌星的化名、作家的笔名,笔名和化名总是成名之后的称呼,所以比本名要响亮。即使现在的农家,其实也并不时髦地叫它西施豆腐,而仍喜欢习惯地叫它的小名,如同长辈总是喜欢叫下辈小名或绰号一样,如同西施的父母喜欢叫夷光而不肯叫西施一样。用同一方法制作的西施豆腐,因地域不同,方言各异,其小名也各不相同。我们这里有的地方称之为“煎豆腐”突出的是一个动作“煎熬”就是淀粉倒入后至豆腐起锅前的那一段过程。也有称之为“粉豆腐”的,暗示了这豆腐之所以与众不同,全在于淀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一个名不副实的称呼,叫做“大豆腐”豆腐分明已经被切细切碎了,再叫“大”豆腐,真叫人不可思议。
我揣摩再三,这“大豆腐”的称呼似乎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这豆腐是在农家办“大事”(红白喜事)时才做着吃的豆腐;一层意思是,这豆腐 腐是在农历“大年”到来时才做着吃的豆腐。我的十分清晰的记忆里至今还珍藏着小时候吃大豆腐的美好情景。那年月,一年到头只能够吃到一二次大豆腐,因为穷因为苦因为物质的极度困乏,备齐做大豆腐的用料的难度不亚于如今采购野生动物,豆腐是过年时才敢奢望买一点装装碗头的,其实是装个门面,猪血是家里杀了年猪后将肉全部变卖成钱后唯一留下来可供自用的东西,淀粉是必须在霜降过后挖了蕃薯才沥出做成的,而鸡肠之类的则必须等到过年时狠心杀了生蛋的母鸡后才可办到的稀罕物资。所以我小时候吃大豆腐就意味着过年或吃喜酒,反过来,只有吃喜酒或过年我才能够吃到大豆腐。精明的主人和狡滑的厨师总是合计着想着办法把酒席办得既热闹又节俭,于是把目光瞄准了大豆腐,因为这鲜美的东西不仅可当菜还能当点心,不仅能填肚还可煞胃口,所以酒席一开始第一道菜总是一盆大豆腐,用奇大无比的盆子装着,象侍奉灶司菩萨似的糊住吃酒人的嘴,叫他们不要乱说菜蔬少或味道差之类的坏话。那时候,每每得知晚上有喜酒吃,大人们就教我们小孩不吃中饭,目的是饿空肚皮在晚上煞命地吃。但事实上总是希望落空,因噎废食,把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吃得虎头蛇尾,因为我们一开始就都上了大豆腐的当,一阵狼吞虎咽地吃了大豆腐,把嘴皮都吃得起了泡,味觉都吃得麻木了,肚里也分明有了沉甸甸的感觉,等到大鱼大肉上来时,我们就只有眼睁睁干着急的本事了。更可悲的是,吃下去的东西在肚皮里也坚持不了多久,便迅速地交给了茅厕,平时不沾油水的空肚皮哪里承受得了这突如其来的富足和享受呀。
现在想起来,这大豆腐的发明,算得上是“巧妇作无米之炊”的杰作。你想,一丁点儿豆腐,一丁点儿猪血,一丁点儿鸡汤,一丁点儿鸡肠,一丁点儿淀粉,在拼凑在一起之前,各自都不能单独成一盘菜。然而巧妇却把这些化零为整,变少为多,化平淡为神奇,硬是把水掺和进去“做”出了满满一锅的大豆腐,让一家人美美地饱食一餐。日子就在这样的煎熬中有了鲜味,生活就在这样的算计中有了回味。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哟!我至今记得当年吃大豆腐的幸福与快乐。可如今我隔三差五地吃这种大豆腐,始终也吃不出孩提时的那份鲜美和激情,原因就在于今日里我已没有了煎熬生活的窘迫了。
这样的日子估计西施当年就煎熬过,这种豆腐的做法估计西施当年就学会了,吃豆腐的鲜美和幸福估计西施当年也领略过。那么,把大豆腐、煎豆腐、粉豆腐美其名为“西施豆腐”也未尝不可,吃西施豆腐而让人吃出一段忆苦思甜来,这菜就不仅家常而且很有特色了,不仅特色而且颇有些名贵了。我想特色菜这个概念,应该是那种让人回味、让人思念、让人联想的家常菜。西施豆腐就有这样的意味。
西施豆腐这道菜真应该有个典故或者有个传说的,但我翻遍了众多典籍,查遍了家乡的民风民俗,也未见片言只语的记载,传记西施的作品都忽略了这个细节。(这是一个多好的细节啊,勤劳和智慧的品质其实是很容易从西施豆腐中窥中知豹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倒是在小说里也把“西施”与“豆腐”联在了一起,只可惜他说的是“豆腐西施”是一个专卖豆腐的女人,因为长得很好看而使豆腐卖得很俏,但后来竟也了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还是西施故乡聪明的人们善于联想,把“豆腐西施”倒装成为“西施豆腐”做出了一道好菜,打出了牌子,赋予平常的豆腐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还杜撰说这是鲁迅先生的创造,这倒是鲁迅先生所意想不到的收获。
吃西施豆腐,还会吃出一个题外的缺憾,那就是:人们都知道西施,人们正在知道西施豆腐,但鲜有人知这名人名菜的故乡究竟何处。这真应了艺术上的一句老话,那就是: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西施豆腐出自浙江诸暨。我们自称是西施故里,越国故都,诸山暨水 展开全部内容
把西施与豆腐掺和在一起,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因为这位四大美女之首、这位世界级名人,就出自我的家乡。(先前也有过西施出生地的争论,两个县为了一个西施,争得面红耳赤,大动干戈,但最终还是被我们夺了过来,从此录入了词典辞书,成为定论。)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就很珍惜“西施”这块金字招牌,都想借西施的“余光”(西施原名施夷光)来发家致富,因此大凡与市场有关联的、与销售搭着界的商品就纷纷冠上了“西施”二字,单就食品而言,就有西施啤酒、西施醇酒、西施香榧、西施板栗、西施银芽、西施珍珠粉、西施矿泉水等等等等,真是害苦了工商局商标科的同志。但在所有“西施”牌食品中“西施豆腐”是最贴切、最响亮、最不争的事实。我们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希望你吃了西施豆腐,能变成豆腐西施。
西施豆腐确实不同于一般的豆腐。人的嘴巴绝对是创新的高手,能把一块简简单单的豆腐吃得花样百出,叫得出名堂并能上菜谱的有一长串,有小葱豆腐、凉伴豆腐、麻辣豆腐、青菜豆腐、咸菜豆腐、蘑菇豆腐、鱼头豆腐等等,这些豆腐的做法都简单明了,仅从字面上理解,马大嫂们一个个都能做得色香味一律“国标”所以大江南北也就味道同一,可谓家常,但不成特色。唯有西施豆腐讲究用料,做法独特,且产地单一,所以就有些卓而不群。做一道西施豆腐,需有豆腐、猪血、淀粉、鸡汤、时件(鸡肠鸡肫之类)为基本原料。制作时,把豆腐、猪血切成丁,连同鸡汤、时件、调料一起倒入锅中,用水煮沸后,取淀粉若干,边倒边搅,边搅边倒,不得稍停,至锅内扑扑有声粘成稠状,一道西施豆腐便在香气四溢中做成了。然后一碗碗从锅里舀出,取一调羹将之一口口送至嘴边,伴随着吹嘘吹凉声,略加囫囵咀嚼,便有一股股鲜嫩滑溜泌入五脏六肺,于是啧啧声四起,味道就吃出来了。
在我的家乡,凡招待外来客人,必有西施豆腐这一道菜。在饭店里,服务小姐将一盘用透明玻璃盆子盛装的西施豆腐端上来,报一下菜名“西施豆腐,请慢用”客人们就立即停止嘴里的咀嚼,瞪大眼睛疑惑地问一名“啥豆腐”主人就重复一句“西施豆腐,这里的特色菜”客人们就一边吃西施豆腐,一边听西施故事,于是食也有了,色也有了,一桌子的饭就吃得很是“秀色可餐”西施豆腐就这样从餐桌上流传开去出了名,由下里巴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从农家餐桌步入了星级宾馆。现在想起来,真要感谢第一个将这种平常的豆腐称之为西施豆腐的那个人,这绝对是一种策划一种创意,其价值远超了西施豆腐本身。
如今这年头,物质丰富得出了奇,所以只要有耐心有恒心,这西施豆腐是日日可做,餐餐可吃的。但时光追溯到二十年前,这东西却轻易不能吃到,而且那时候也没有西施豆腐这个漂亮而传神的名字。西施豆腐是这种豆腐出了名之后的一种叫法,其性质类似于歌星的化名、作家的笔名,笔名和化名总是成名之后的称呼,所以比本名要响亮。即使现在的农家,其实也并不时髦地叫它西施豆腐,而仍喜欢习惯地叫它的小名,如同长辈总是喜欢叫下辈小名或绰号一样,如同西施的父母喜欢叫夷光而不肯叫西施一样。用同一方法制作的西施豆腐,因地域不同,方言各异,其小名也各不相同。我们这里有的地方称之为“煎豆腐”突出的是一个动作“煎熬”就是淀粉倒入后至豆腐起锅前的那一段过程。也有称之为“粉豆腐”的,暗示了这豆腐之所以与众不同,全在于淀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有一个名不副实的称呼,叫做“大豆腐”豆腐分明已经被切细切碎了,再叫“大”豆腐,真叫人不可思议。
我揣摩再三,这“大豆腐”的称呼似乎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这豆腐是在农家办“大事”(红白喜事)时才做着吃的豆腐;一层意思是,这豆腐 腐是在农历“大年”到来时才做着吃的豆腐。我的十分清晰的记忆里至今还珍藏着小时候吃大豆腐的美好情景。那年月,一年到头只能够吃到一二次大豆腐,因为穷因为苦因为物质的极度困乏,备齐做大豆腐的用料的难度不亚于如今采购野生动物,豆腐是过年时才敢奢望买一点装装碗头的,其实是装个门面,猪血是家里杀了年猪后将肉全部变卖成钱后唯一留下来可供自用的东西,淀粉是必须在霜降过后挖了蕃薯才沥出做成的,而鸡肠之类的则必须等到过年时狠心杀了生蛋的母鸡后才可办到的稀罕物资。所以我小时候吃大豆腐就意味着过年或吃喜酒,反过来,只有吃喜酒或过年我才能够吃到大豆腐。精明的主人和狡滑的厨师总是合计着想着办法把酒席办得既热闹又节俭,于是把目光瞄准了大豆腐,因为这鲜美的东西不仅可当菜还能当点心,不仅能填肚还可煞胃口,所以酒席一开始第一道菜总是一盆大豆腐,用奇大无比的盆子装着,象侍奉灶司菩萨似的糊住吃酒人的嘴,叫他们不要乱说菜蔬少或味道差之类的坏话。那时候,每每得知晚上有喜酒吃,大人们就教我们小孩不吃中饭,目的是饿空肚皮在晚上煞命地吃。但事实上总是希望落空,因噎废食,把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吃得虎头蛇尾,因为我们一开始就都上了大豆腐的当,一阵狼吞虎咽地吃了大豆腐,把嘴皮都吃得起了泡,味觉都吃得麻木了,肚里也分明有了沉甸甸的感觉,等到大鱼大肉上来时,我们就只有眼睁睁干着急的本事了。更可悲的是,吃下去的东西在肚皮里也坚持不了多久,便迅速地交给了茅厕,平时不沾油水的空肚皮哪里承受得了这突如其来的富足和享受呀。
现在想起来,这大豆腐的发明,算得上是“巧妇作无米之炊”的杰作。你想,一丁点儿豆腐,一丁点儿猪血,一丁点儿鸡汤,一丁点儿鸡肠,一丁点儿淀粉,在拼凑在一起之前,各自都不能单独成一盘菜。然而巧妇却把这些化零为整,变少为多,化平淡为神奇,硬是把水掺和进去“做”出了满满一锅的大豆腐,让一家人美美地饱食一餐。日子就在这样的煎熬中有了鲜味,生活就在这样的算计中有了回味。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哟!我至今记得当年吃大豆腐的幸福与快乐。可如今我隔三差五地吃这种大豆腐,始终也吃不出孩提时的那份鲜美和激情,原因就在于今日里我已没有了煎熬生活的窘迫了。
这样的日子估计西施当年就煎熬过,这种豆腐的做法估计西施当年就学会了,吃豆腐的鲜美和幸福估计西施当年也领略过。那么,把大豆腐、煎豆腐、粉豆腐美其名为“西施豆腐”也未尝不可,吃西施豆腐而让人吃出一段忆苦思甜来,这菜就不仅家常而且很有特色了,不仅特色而且颇有些名贵了。我想特色菜这个概念,应该是那种让人回味、让人思念、让人联想的家常菜。西施豆腐就有这样的意味。
西施豆腐这道菜真应该有个典故或者有个传说的,但我翻遍了众多典籍,查遍了家乡的民风民俗,也未见片言只语的记载,传记西施的作品都忽略了这个细节。(这是一个多好的细节啊,勤劳和智慧的品质其实是很容易从西施豆腐中窥中知豹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倒是在小说里也把“西施”与“豆腐”联在了一起,只可惜他说的是“豆腐西施”是一个专卖豆腐的女人,因为长得很好看而使豆腐卖得很俏,但后来竟也了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还是西施故乡聪明的人们善于联想,把“豆腐西施”倒装成为“西施豆腐”做出了一道好菜,打出了牌子,赋予平常的豆腐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还杜撰说这是鲁迅先生的创造,这倒是鲁迅先生所意想不到的收获。
吃西施豆腐,还会吃出一个题外的缺憾,那就是:人们都知道西施,人们正在知道西施豆腐,但鲜有人知这名人名菜的故乡究竟何处。这真应了艺术上的一句老话,那就是: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西施豆腐出自浙江诸暨。我们自称是西施故里,越国故都,诸山暨水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