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武烈皇后39
司马徽是曾表示过自己是殷王王室的后代。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 但是与司马徽交好的人,差不多还是知道的, 比如庞德公。

司马徽在荆州的官学里,每日里只讲古文经学。莫名地接到有人来传书, 且口信是他家里的老祖宗想见见他。这对一个年过不惑,父母宗族中已经没有长辈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恶作剧。言外之意是要他去死了。

但司马徽却没有着恼,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好先生”, 别人说什么都会用“好”来回答,就是妻子为了他此种说话方式抱怨他指责他, 他也仍是笑容可掬地回答“好好好, 你说的很对。”。

完了他还与妻子解释,“我断不能因为别人修为不足而出现的举止不适当,就口出责备之语。那不是羞辱别人吗?”

这样的观点也就是庞德公能够理解他。

前来传信的人递给他一个精致的竹纸信封,正面是大篆的司马徽三个字,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他当着来人拆开信封, 看了以后却面色大变。他立即与学官告假, 派人给庞德公送去一个简单的信笺。然后回家与老妻一起收拾东西, 跟着来人坐着牛车就走了。

几天后, 司马徽老夫妻带着那些宝贝的竹简来到扬州刺史府求见。孙策恰好在府,立即出面去迎。

“吴侯, 这信是你派人投的?”司马徽进了刺史府,刚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那封信。

“是家母所为,策并不知其内容。”

孙策也很好奇呢, 怎么一封信就能把司马徽召来了呢,听说这人是与荆州大儒宋忠齐名的人物啊。

“可容老朽拜见国太?”

司马徽提出要求。

“喏。”

孙策立即应了下来,派人往后堂送信给吴国太,说是大儒司马徽到了。没一会儿,送信的人就急急跑回来。

“吴侯,国太说请司马先生到挹翠亭相见。”

孙策抽抽嘴角,但马上起身在前面引路。那挹翠亭是刺史府假山上的一个亭子,适合登高远眺,将刺史府的所有景致都收到眼里。但是到那上面说话,就算是视野开阔,但是有必要么?

孙策陪着司马徽到挹翠亭时,吴国太已经在亭子里等着了。

“伯符,你先下去吧,把人都带走。”

孙策愣了愣,还是听话地带人离开了。他远远地选了一个亭子视线的死角站着,盯着在亭子里的司马徽背影,百爪挠心般地猜测母亲会同司马徽说什么。

“见过国太。”

司马徽先与吴国太行礼,然后再抬头看吴国太的时候,他略有些吃惊地愣住。笑意盈盈的吴国太根本就与才下去的吴侯孙策是差不多年龄的模样。

吴侯可是国太的亲子哎,这也太妖孽了吧。

“德操,你是为何改姓司马呢?”

司马徽拿出好好先生的招牌笑容,“国太怎么这么问,祖上姓司马已经很多年了。倒是国太这信?”

“你肯来就证明你是属于这族徽的后裔,就说明你不是姓司马的。你是那一支的?是箕子的还是武庚的?”

司马徽动容,“国太,无论是是箕子的还是武庚的,总要完成了先祖的夙愿,才有资格说自己姓‘子’。”

“那你就是武庚那一支的了。没错吧?”

司马徽点头,“国太与先祖是何渊源呢?可否说与老朽知晓?”

吴国太从袖笼里拿出一枚小印,很特别的印章,非金非玉的材质,入手颇沉。刻着甲骨文的“受德”两字,上面还雕刻一只玄鸟,那是殷商的图腾。

这就是那封信里的内容。

司马徽转着小印来回看着,“国太从何而来此印?”

他认得玄鸟是家谱上所绘的图腾,“受德”二字是甲骨文,也在家谱上有出现。作为掌管家谱的嫡支、这一代的族长,他知道这代表的是武庚的父亲,也是武庚念念不忘要为其夺回天下的商纣王帝辛。

“主人所赠。”

吴国太神色平淡地回答司马徽的问话,伸手从司马徽的手里拿回小印,然后如愿看到“好好先生”的招牌笑容破裂。

司马徽没想到吴国太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帝辛死了一千二百年了,她说着小印是帝辛所赠?可看吴国太说话的样子也不像说假话。

司马徽立即觉得后脊梁冒凉气,面前好端端地站着的吴国太给他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行啦,司马德操,我也不难为你了,你坐下说话吧。”

司马徽顺从地坐到石凳上,好一会儿他才醒悟过来,吴夫人在拿长辈的口吻和自己说话呢。凭什么啊?

“你说你们这一支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回江山,现在我们合作如何?”

司马徽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跟着吴国太的思路就问。

“怎么合作?”

“吴侯你见过了,你觉得吴侯此人如何?”

司马徽仔细回想一下孙策的面貌,双手掐指运算不停。

“吴侯好像应该是早夭的面相。不对,吴侯的命数已经改了。”

司马徽站起来对吴国太躬身,“请教国太是如何做到的。”

“你坐下慢慢说。”吴国太示意司马徽坐下。

“吴侯既往不喜亲卫随侍,现在哪怕是在刺史府里,他也会前呼后拥地带上足够的侍卫。你看他刚才陪你过来的时候了,在刺史府里是带了二十人,出府就是二百人,要是出曲阿可能就是两千人了。”

... -->>
“所以,”司马徽接着说道:“吴侯死于非命之厄化解了。”

“对。剩下的事情就是咱们合作的目的,助吴侯得到汉室江山。”

司马徽半张着嘴,奇怪地看着吴夫人,“吴侯厄运得解,老朽就要辅助他得天下?”

吴国太笑笑,“吴侯现有一子还不满周岁,甚是聪明伶俐。你可以从司马家挑选一女做世子夫人,世子夫人所出的嫡长子或是嫡长女,将来继承这天下。你看这条件如何?”

吴国太说的很慢,留下了足够的时间给司马徽思考。

“如今司马家没有兵权,乱世之中能不能保全己身已经是大问题。或许你可以避祸到荆州,但是刘表相召你可敢拒绝?”

吴国太给犹豫中的司马徽又加了一点压力。

好久以后司马徽缓缓点头认可了吴国太的提议。吴侯拥有江东快百万的人口,如今汉室割据的诸侯虽然很多,但是稳扎稳打、实力超过吴侯的,也就是袁绍等有数的那几个。他来曲阿的一路上,也看到江东不同与荆州的活力,这种祥和的向上的环境氛围呈现了乱世乐土的趋势。

有没有司马家相帮,吴侯要是能保持继续这样,得到汉室的江山也是非常可能的事儿。

司马徽立即意识到吴国太的提议对他司马家只有好处。

“可是国太,依着吴侯在江东的成就,取代汉室也是早晚应得之事,你何须与老朽这无兵无卒的人合作呢?”

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不能轻易就接,司马徽还是问出心中的疑惑来。

吴国太手里转着那小印,摊开来给司马徽看,“这个还不够吗?看在武庚他阿翁的面子上,满足你们这些千年不屈的孝子贤孙的愿望。”

司马徽看着说笑话一般的吴国太,那毛骨悚然的感觉又来了。

“留在司州河内郡的司马一族,可与你有什么瓜葛?”

吴国太才不管司马徽的纠结,她是故意要让司马徽毛骨悚然的,要的就是他有不安的感觉。

“他们是旁支了。不过也不远。尚未出五服。”

“他们旁支倒是人丁兴旺啊。”

“是。从苏后之后,嫡支一直人丁稀少。”

司马徽有些面对先祖责备的尴尬,没多生几个儿子让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了?

“河内郡也不是什么安稳的好地方。曹孟德得了徐州以后,他们不从了曹孟德以后也不会有好。你与他们联系可多?若是他们愿意,也可以迁徙过来。”

“我写信给他们。”

司马徽觉得不能再自称老朽了。

“曲阿这里有一些不错的年轻人,但缺少名师教导。我让伯符与你上表为学官,你多教导一些人才出来吧。”

“好,听国太的吩咐。”

吴国太起身走到亭子角向孙策招手,孙策很快就跑了上来。

“阿娘有何事?”

“水镜先生应允了留在曲阿讲学,你上表朝廷为他求学官之职。还有我给阿绍定了婚事,要水镜先生选个嫡出的小孙女。”

前面的学官之事尚在孙策的意料中,可是给阿绍定婚事?但孙策眉头都没皱一下,立即答应下来。

“儿子听阿娘的安排。”

司马徽则在心里说,我得赶紧写信让儿子们给我生个嫡出的漂亮孙女。

吴国太母子面相这么俊美,那阿绍想必也错不了,哎呦呦,这可真是难为人了。

水镜先生在曲阿不仅担起了部分讲学的事务,而且还给孙策做了谋士。几件事下来,立即见到水镜先生的不俗,张昭等人都非常钦佩。

孙策缠着吴国太问:“阿娘,你给水镜先生的信里写的什么?”

“不告诉你。”

吴国太虽是笑眯眯地说话,带着一点儿逗阿绍的玩笑模样,但她断然拒绝的表情,显示心里的内容是没有告诉孙策的可能,一丝商量的可能都没有。

孙策装出一幅受伤的模样,阿绍却以为父亲在同他玩耍,啊啊地大叫着在孙策的怀里扑腾。

“阿绍啊,你阿嬷给你定了小女郎了。”

孙策点着儿子的鼻子尖与孩子说话,看儿子涎水滴答的,嫌弃地从孩子脖子后面捞过帕子给他涎水。

“要是个丑的,够你受的。”

作者有话要说:商朝灭亡后,商人后裔主要有这么几支。

1——殷商的王族箕子不愿臣服于周,于是率领部分殷民北迁,建立朝鲜,史称箕子朝鲜。到了西汉的时候燕王卢绾部将卫满灭掉箕子朝鲜。

2——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后来周武王去世,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当时又封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算是奉商朝的宗祀。后来殷商遗民一分为二,成为后来的卫、宋两国。

历史上关于水镜先生究竟是哪个支系的后代,倒没有说明,只是知道他是殷王王室后代。

这文里司马徽的出身就是瞎扯淡的,毕竟有了穿越大神、地府、很多匪夷所思的事儿,不差这个

历史上还有二个人得殷王封号的。

一个是司马卬,原为赵将,项羽立其为王。据说司马卬是司马懿高祖父司马钧的八世祖。

还有一个是李旦,出生的当年就被封为殷王,以后转封了很多王号的唐睿宗,武则天生的第四个儿子。

但当得起殷王王室之称的只有殷商的武丁。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