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清雅花半开
晚上回家,看到写字台上放着曹爱红老师寄来的散文诗集花儿半开,赶紧伸手拿起来翻看。见里面的一篇篇散文诗均写得娇小而独立,飘逸而清雅,自是神采飞扬,令人羡慕。“人家写得就是比你好!”耳畔传来内人对此书作者的评价。“当然,当然。人家是科班出身,我怎么比得上?”我心悦诚服地说。

曹爱红与我亦师亦友已经多年。二十几年前,我有幸参加宝钢总厂团委举办的一个通讯员学习班,小我几岁个子娇小整日笑嘻嘻说话轻声细气的曹爱红,就是我们的辅导老师。记得第一天来了四十几个人,组织者为此进行了一次测试,让大家将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缩写为一千字的。于是留下十来个人听课,我亦是其中之一。听她讲怎么准备,怎么采访,怎么写作,怎么修改。轻声细语的,如同在和老朋友亲切交谈。讲了几课后,布置大家去采访。我写完便把文章交给她,又觉得没写好,次日重新写了一稿。她看完后笑了:“写得比昨天的好。”

分别后不久,她调往宝钢报做编辑,我给她投过几次稿,也陆续刊登了几篇。有一回写作时我偷懒,直接把一首诗的草稿交给了她。她也不气不恼,一边微笑着与我轻声交谈,一边顺手拿起一张文稿纸,当面把我的诗认真誊写了一遍。我暗道惭愧,从此再不敢偷懒,不敢将未改好的稿子贸然地送出。

由于诸事纷繁,1986年后,我有十多年没有写作,很久没跟她联系。2000年初的一天,我拿了两首诗到报社找她,看到我时她笑了,继而惊讶地问:“十几年没看到你,你到那里去了?”我向她简单介绍了这些年的情况,说:“以后我会经常给你投稿的。”由于自己多年未写,而今新人辈出,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我写的那些东西还行不行?画眉深浅入时无,我似乎有点吃不准。“你有自己的特色。”她轻声地说着,给了我充分的肯定。

交给她的两首诗很快就见报了。以后在她负责的版面吴淞口上,我陆续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承蒙她和报社的看重,不少作品放在了头条,令人高兴。为了扩大我的投稿范围,曹爱红建议我同时给宝钢文艺投稿。并向我介绍,吕梁老师原来是宝钢日报编辑,吴久德和高彦杰也都是很好的老师,你应该去找找他们。于是我去了,毛遂自荐,大言不惭地推销自己,几年来倒也和他们相处得不错。

在我文章发稿的时候,曹爱红常常做一些润色和修改,有时改几个字,有时添上一端抒情的话。使文章顿然增色,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听说她七岁时就开始背诵古诗,或许这就是她妙笔生花的原因吧?2001年6月,宝钢日报登了我的文章自己的房子,女儿看到后,夸奖其中的一段写得好,我很高兴,将这段文字一句句地读起来——“万丈高楼平地起,再新再美的蓝图都是从白纸上绘出的。只要我们内心有一团火,希望的明天就在我们手中,我们就能推走荒凉,握住繁华和辉煌。”呀,原来是曹老师在编辑时帮着添上去的!我不得不佩服:高手点睛就是不一样,经她这么轻轻地一点,你画的龙就能够突然腾空飞起来。

亦师亦友的曹爱红,一直在默默做一个无名英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把光辉的一面给了我们这些普通作者。唐人秦韬玉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诗句。年年压金线是事实,但我知道曹爱红是不会恨的,她的心中也许从来就没有过恨。她一直在微笑着轻声点拨那些痴情的作者,用自己心智绵密的彩线,为他人做一件出彩的衣裳。而自己始终保持着炉火初红,花儿半开。 晚上回家,看到写字台上放着曹爱红老师寄来的散文诗集花儿半开,赶紧伸手拿起来翻看。见里面的一篇篇散文诗均写得娇小而独立,飘逸而清雅,自是神采飞扬,令人羡慕。“人家写得就是比你好!”耳畔传来内人对此书作者的评价。“当然,当然。人家是科班出身,我怎么比得上?”我心悦诚服地说。

曹爱红与我亦师亦友已经多年。二十几年前,我有幸参加宝钢总厂团委举办的一个通讯员学习班,小我几岁个子娇小整日笑嘻嘻说话轻声细气的曹爱红,就是我们的辅导老师。记得第一天来了四十几个人,组织者为此进行了一次测试,让大家将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缩写为一千字的。于是留下十来个人听课,我亦是其中之一。听她讲怎么准备,怎么采访,怎么写作,怎么修改。轻声细语的,如同在和老朋友亲切交谈。讲了几课后,布置大家去采访。我写完便把文章交给她,又觉得没写好,次日重新写了一稿。她看完后笑了:“写得比昨天的好。”

分别后不久,她调往宝钢报做编辑,我给她投过几次稿,也陆续刊登了几篇。有一回写作时我偷懒,直接把一首诗的草稿交给了她。她也不气不恼,一边微笑着与我轻声交谈,一边顺手拿起一张文稿纸,当面把我的诗认真誊写了一遍。我暗道惭愧,从此再不敢偷懒,不敢将未改好的稿子贸然地送出。

由于诸事纷繁,1986年后,我有十多年没有写作,很久没跟她联系。2000年初的一天,我拿了两首诗到报社找她,看到我时她笑了,继而惊讶地问:“十几年没看到你,你到那里去了?”我向她简单介绍了这些年的情况,说:“以后我会经常给你投稿的。”由于自己多年未写,而今新人辈出,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我写的那些东西还行不行?画眉深浅入时无,我似乎有点吃不准。“你有自己的特色。”她轻声地说着,给了我充分的肯定。

交给她的两首诗很快就见报了。以后在她负责的版面吴淞口上,我陆续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散文。承蒙她和报社的看重,不少作品放在了头条,令人高兴。为了扩大我的投稿范围,曹爱红建议我同时给宝钢文艺投稿。并向我介绍,吕梁老师原来是宝钢日报编辑,吴久德和高彦杰也都是很好的老师,你应该去找找他们。于是我去了,毛遂自荐,大言不惭地推销自己,几年来倒也和他们相处得不错。

在我文章发稿的时候,曹爱红常常做一些润色和修改,有时改几个字,有时添上一端抒情的话。使文章顿然增色,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听说她七岁时就开始背诵古诗,或许这就是她妙笔生花的原因吧?2001年6月,宝钢日报登了我的文章自己的房子,女儿看到后,夸奖其中的一段写得好,我很高兴,将这段文字一句句地读起来——“万丈高楼平地起,再新再美的蓝图都是从白纸上绘出的。只要我们内心有一团火,希望的明天就在我们手中,我们就能推走荒凉,握住繁华和辉煌。”呀,原来是曹老师在编辑时帮着添上去的!我不得不佩服:高手点睛就是不一样,经她这么轻轻地一点,你画的龙就能够突然腾空飞起来。

亦师亦友的曹爱红,一直在默默做一个无名英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把光辉的一面给了我们这些普通作者。唐人秦韬玉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诗句。年年压金线是事实,但我知道曹爱红是不会恨的,她的心中也许从来就没有过恨。她一直在微笑着轻声点拨那些痴情的作者,用自己心智绵密的彩线,为他人做一件出彩的衣裳。而自己始终保持着炉火初红,花儿半开。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