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和她不属于一见钟情的那一种。

我和她是同桌。然同桌了两个月都彼此没有说过话,不知对方姓名的同桌。

我的学号006,她的学号007。我总觉得好笑,007最起码应该是个男人。

一周半天的面授课,我的同桌都不能保证每次到课。总是上课前两分钟进教室,下课比老师走得都要快,多少给人一些神秘。开课两个月了,我们彼此之间没有说过话,甚至没有问候过。我渐渐的习惯了这种清静,乃至她第一次问我话,使我惊慌失措。

“把你上次课的笔记给我抄一下,上次我没来。”

“噢,笔记本。”我把手里的本子一卷,塞进上衣的胸兜,开始在包里刨翻着。奇怪!明明在包里,怎么不见了?别的东西忘记带,笔记本是不可能忘的呀!

“别急,慢慢找。上衣口袋里装的是不是?”

我取出一看,正是。“该死,该死,真是骑驴找驴。”

“扑哧。”她笑了,我注意到她笑得那样随意、灿烂。我还注意到她笑起来,嘴角稍稍的向右偏歪。

真难看。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是我鬼使神差的主动问她:“上次课你没来,要不要把笔记补上?”

“要,要。我正想补上呢。”

上课自然是不敢说话的,可是我注意到她的左手在桌子上,向我这一侧推课本,过了桌子中缝。书脊轻抬,课本底下竟是一块糖,我还发现她的口中也正含着糖。这个家伙,竟敢在课上当着老师偷吃糖果,这还不算,居然还

我怕别人发现,没有伸手。她又抬了抬书脊,双眼盯住我,我突感觉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倔强。似乎我若是不取,她就会一直这样等下去,不在乎老师或其他人看见。还好,没有人注意,我取过糖块。一直攥在手里,手心出了汗,也没敢放入口中。

下课,她又照例比老师先行一步。

这糖算是什么呢?什么意思?我随意的丢在包里。

又一次课,老师讲的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老师讲到,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正值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之时。他虽然有济世之志,但难以施展,又禀性恬淡,与浊流纵横的官场格格不入。终于放弃仕途,毅然归田。最后老师要求每个人就对诗的理解写一篇作业。

这天下课,老师走了,她还没走。我正奇怪,她却开口了:“喂,帮我写篇作业吧,我实在太忙,没工夫。”

本来我和她不熟,连她的姓氏名谁都不知道,不知怎的就答应了。其实真的没什么,不就是一篇作业吗。只是她怎么这么大胆?是因为我拿了她的糖?还是她真的就像007?胆大无羁。

答应的事就不能食言。既然要写就要认真,起码不能让她笑话。作业中我把陶渊明那种清高傲世,不随波逐流的风骨做了详细的阐述,还用了两首诗做了比喻。一首是道源诗: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另一首是欧阳修诗:谁知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我自觉得,用这两首诗,作为陶渊明凛然风骨的写照再合适不过了。

没想到这篇作业,被老师作为范读,在班上给念了。名字自然是她的。老师读文时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祁珍。

这天下课,她是和我一起走出学校的。“当初你给我的作业,我填上名字就交了,看都没顾上看。没想到你给我做的作业,比暑你自己名字的作业还要好。”她说。

“一篇作业,说不上什么好文章。”

“不过要是把此篇课文,与陶渊明的辞官归田直接联系起来,就更有说服力了。”

“我试过,没找到出处。”

“梁代肖统所作陶渊明传记载,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即应当穿戴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儿!’即日去职,写下这篇传世之作。”

“你从哪查到的?我就没找到。

“只要有文,我就能查出出处。”

“你是做什么的?上课总是不来,挺神秘,像个007。”

“你猜!”

“我猜不着。”

那天我们谈了许多。她告诉我她是报社的记者,以前是学新闻的,由于喜欢文学,又极想在这方面充实自己,所以报了名。为了那篇作业,她要请我喝咖啡。

我推辞说:“不用了,我已经接受过你的好处了。”

“接受过了?”

“是啊,那块糖。”

“噢,哈哈”她笑了。

我发现她的嘴角又向右偏歪了。一点也不好看。

“那就再给你一块吧!”

第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学期,她的到课率还是不高。每逢她来不了,我就索性再整理一份,等她下次来上课,直接交给她。这几乎成了我们之间的默契。

十月份,对一个单位来讲,全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出版社搞的中国西部系列读物,还有些稿子没上来,需要有人去催。社里派我去青海西宁,而且事情急,说走就走。在西宁我风风火火的跑单位,找作者,去作协,进出版社。把事情一下子,派了个遍,就等信息返馈。西宁的同仁劝我说,到了西宁,不去青海湖、日月山看看太是遗憾了。说等返馈消息的这几天反正无事可做,不如去看看。我领略了青海湖的浩瀚,更欣赏日月山的风情。日月山,地处黄土高原的西部尽头,它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站在山口,回首翘望,莽莽黄土高原。抬眼西眺,真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之境,天苍苍,野茫茫之意,让人不由而起西去阳关无故人之念。难怪当年文成公主走到这里,回首望,止步不前。还有那倒淌河,据说是全国最短的河,是文成公主的眼泪汇成的,一直朝着汉人住的方向流去。这里是风口,一刮就是三百六十五天。仿佛要把人间的离愁、凄苦吹光吹净,又总是吹不光,吹不净一样。真是,人啊人,情到深处,撕心裂肺。看着地莫天荒,领受凄凄溯风,心里的诗意都是苦楚楚的。不知为什么,突然心里冒出一股冲动,想到了她。今天是周三上午,应该是上课的日子,不知她去了没有?如果没去,还寄希望于我给她整理笔记,那就糟了,我还不知道到哪抄去呢?

公事办完了,在回程的火车上,我无意中看到一篇报纸登载的,写一位吸毒者经历的文章。写他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上的三好生,考上名牌大学,当上了班干部,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找到一位作医生的妻子,有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儿。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毁于他结识的一位朋友。这个朋友先是利用他的好奇,使他沾上毒品,而后又为他提供毒品。在他上瘾之后,又控制他去诈骗,走上犯罪道路。自己身陷囹圄,连累妻女,后悔莫及。就这样,妻子还是不嫌不弃,帮他戒毒,给他信心。他终于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帮助公安机关侦破贩毒案件。事情本身情节并不离奇,贵就贵在文章写得非常感人。他在染上毒品以后,明知前途末路,等着他的就是妻离子散,可是身不由己的脚踏黄泉。心理上的自责、道德的自谴、内心的折磨、感情的取舍,剪不断理还乱。还有他犯罪后,妻子的不渝、女儿的祈望、一家人,两种愁。最后还是人情战胜义气,正义战胜邪恶,结局尚好,却淋漓了人间点点滴滴情和愁。文章不算长,却是感人。我想这篇文章应该推荐给祁珍看看,记者的文章就应该写成这样子。

回来上课,是她把整理好的笔记给了我,真是喜出望外。我和她提到那篇文章,没想到她马上说出几月几号的报纸,记者的名字是谁。

“这篇文章是不是在你们记者中反响比较大?”

“没什么反响。”

“那你为什么这么熟?”

“我说过,只要有文章,我就有出处。”

“真的?”

“真的,不信你就试试。”

我真的给了她一首词——生查子(日月山)。

她念道:“日暖黄土春,月冷西康秋,远思汉家女,倒淌还不休。云压青草绿,风卷黄沙愁。一年吹一次,从尾数到头。好,我一定给你找出出处。”

既是同学,又是同桌,文学、作品还很谈得来,渐渐的我总是啄磨,她在干什么。只要上课她不来,总觉得差点意思。

她一次课没来,两次课没来,三次、四次都没来。算下来已经是一个月了,她怎么了?007有什么活动?我试着给她单位打了电话。

单位的人告诉我她在医院,受伤了。一股莫名的担心一下子涌了出来,怎么受的伤?伤在哪?伤的重不重?在哪家医院?我一连串的问过去。对方告诉我,她是记者,写了篇报道,牵扯到一个案子,受到作案人同伙的报复。腰上中了四刀,现住在市人民医院。

听说是这样,我坐不住了,立刻跑到花店买了束鲜花,向医院奔去。

在病房里,只见她直挺挺的躺在床上,一看就知道伤在腰。滴液在皮管里顺从的滴落,一滴一滴遵循有序的进入她的体内。我递过鲜百合花,是她老公接过的。我做了自我介绍,是她的同学,没说是同桌。她只是点点头,也许是默认我这样说吧!我坐在她的身边,注意到在她枕旁,有一张报纸,上面正有我给她介绍的那篇我很欣赏的记实报道。

“这篇文章正是我和你说的那篇”

“还说呢。都是这篇文章惹的祸。”她老公打断我的话。

“文章惹的祸?”

“是啊,她写抓获贩毒集团,那些同伙还不来报复?”

“是你写的?”我一惊。

她眯起眼,微微一笑。我发现她的嘴角还是有些歪,到是挺有特点。护士叫病人家属,她老公跟了出去。我对她说;“原来是你写的,怪不得你一下子就说出了文章的出处,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想知道你的第一感觉。不过非常对不起,你给我的那首生查子,我没能找到出处。写的是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进藏的事,应该是唐、宋的词,可我没有查到,不过我很喜欢。”

“你真的喜欢?”

“真的。”

“你喜欢它什么?”

“我的确是很喜欢这首词。黄土春,西康秋,已经把黄土高原汉人聚居的热土和人们安居乐业的人气,与青藏高原的一片荒漠,天苍苍,野茫茫,做了对比。句首又分别加了日暖、月冷,更是把对汉人居住的黄土高原思念和将要面对的青藏高原冷漠做了托衬。三、四句是写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我没去过青海日月山,但能想象到,站在日月山口,向西眺望,云低,浓重,青草被压得几乎抬不起头。凛冽朔风,卷起的黄沙,粒粒都裹着无尽的情和愁。这风、这愁,天天刮,月月刮,年年刮,一天也不中断。情景交融,冷暖相知,思乡无尽,别愁情重,风起云涌,沙裹情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说它是诗,不如说它是一幅画,一幅能说会道的画,能把人吹走的画。”

“没想到你理解的这样深。”

“我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首词好像不光是写文成公主对家乡的怀念,似乎很深很深的埋着一种作者借文成公主的思乡之情,抒发怀念、相思之情,或是抒发一种很隐约、压抑的情怀。不一定准确,只是隐隐约约的感觉。”

我不得不佩服,她真是厉害,不仅把诗面解释得体得当,而且藏而不露的意境也能捏拿得十分准确。不过,我当然不能承认。

“你就那么相信自己的感觉?”

“八、九不离十。告诉我,这首词你是从哪儿找到的?还没有我找不到出处的!”

“别找了,你找不到。”

“为什么?”

“它的出处在我这里,所以你找不到。”

&n... -->> nbsp;“喂,不会吧,是你写的?”她瞪圆了眼。

“对,是我写的。”

“啊——你坏你坏知道我找不到,还故意让我找”她抬起胳膊在我的手臂上胡乱捶打。从袖口褪脱出纤细、雪白的手臂那么清秀、瑞丽。

手臂的震动,引起伤口的疼痛,她挺腹直腰,双眉紧锁。我赶紧轻轻扶住她:“别动,千万别动,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我只是没想到过了那么长时间,你还那么认真。”

“告诉我,我刚才最后说的那种感觉对不对?你是在抒发思念之情?还是在企图解脱心里的某种心境?”“都不是。”我说了谎。说实话作这首词的时候,两层意思我都想到了。当初给她这首词时,我就特别矛盾,即怕她看不出来,又怕她看一眼就看穿。看不出来,我的心思真的白废了,一眼看穿又太尴尬。看来这样最好,即有感觉又不确定,似是非是,似是而非。我说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首词总的来说不错,可以说是写出了情景交融。但是我总觉得主调儿太低,仿佛使人掉进了悲愁之中不得自拔。”

“当时那情景谁见了都会感到无尽的悲愁。”

“悲愁是一种情结,古代诗词中写悲愁的大有人在。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她是为愁而写愁。而岳飞的词也有悲愁,但更多的是壮烈孕育在其中。著名的满江红,不仅有民族的悲情,更多的是男儿的壮烈,读了以后让人荡气迴肠,成为千古绝唱。作为当代人,再写这悲而不壮的东西就是悲情有余,壮烈不足了。”

“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有壮烈吗?”

祁珍欲说又止,不断的咳嗽起来,我赶紧给她喂了水。

“不说了,我说累了,给我剥块糖吧。”

我剥了块糖,放入她口中。

“你也吃。”

我拿了一块,但没有吃。

我依旧把每次课的笔记整理好给她送到医院。我又一次给她去送笔记,是她老公接的。

“以后你不要再整理这些东西了,她用不着了。”她老公对我说。

我没有去问他,而是去问她:“为什么?”

“我我”她支晤着。

“你就直说嘛她的肾和坐骨神经受了伤,以后能不能站起来还很难说。书是读不成了,恐怕得退学,所以这些东西以后再也用不上了。”他说道。

我的脑子懵的一下,真不愿意这是真的。看着他的执著,我没敢说什么,说实话,和她说话的时候,我不喜欢他在场。她老公对我说你在这儿坐一会儿,我出去买些东西就回来。我心里真是谢天谢地。他出去了,我问她:“你的病真的是他说的那样吗?”

“恐怕是。”

“不会的,你会好的。像你这么有才华的人,将来能做好多事呢!你还得读书,还得继续学习文学,你这种人,离开文学是无法表达的。”

“看你说的,不学文学,我就连话也不会说了?”

“不是指这个,我的意思是说文学式的表达,是高层次的。”

“你真有意思,不过你的好意我还是懂了,有一定道理,可是他肯定”

“别管他,他不懂文学。”

“他不懂,就你懂?”

是的,我是她什么人,我凭什么就这么懂?真把我咽住了。

“我是想说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好,已经透着才气,再学习学习,打打基础,你会更出色的。”

“我看过你写的小说。”祁珍突如其来,冒出一句。

“”我一下子呆了,来不及作出反应。

“我和你说正经的呢!我看过你写的小说。”她说得认真、一本正经。

我吓了一跳“真的?”

“从前有个商人买古玩,老板说物件是古代真品,介绍着物件的色彩、韵味、造型、质地、印章等等,商人看走了眼。商人实在喜欢那物件,和老板侃价。从五十万侃到三十万,商人想自己只带了十万块钱,如果一口说出十万,老板再还价就拿不下来了,所以说了个五万,准备和老板讨价。没想到老板说:钱带来了吗?最后商人什么也没买就走了。你知道为什么?”

“你是说你是商人,我是老板?”

“我感觉你一定写过小说。

没错吧!我的感觉很准。”她得意地笑着。

“不是你准,是我被你欺诈出来的。”

“这可不是欺诈,是诈而无欺。”

她说看过我写的小说,原来是猜的。她说对了,我闲来无事时喜欢舞文弄墨。

“我觉得你特别会看文章,不只是一般的看,能够看到文章的里面,理解文章的内在,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会看。凭你对我的那篇报导的评论、理解和你写的词,我猜想,你一定写过文章。”

“你说对了,我是曾经写过,不过现在几乎不动笔了。”

“为什么?”

“唉!忙得没有时间,再说也没有写作的激情。”

“为什么?”

“唉,一言难尽。”

“你这个人就像你写的诗,低沉而悲凉。我不想问为什么,只想说你不能总是这个样子,必须改变。算了我想吃糖。”

我剥了一块放入她口中。

“你”她的眼神在示意。

我取了一块糖。

她老公回来了。

“哎,他说你不懂”她诡密的笑着看着我,对他说。

“我是说如果你不懂照顾这样的病人,最好是问问大夫。”幸亏我反应快,把话接过来,否则多难看。

她老公回来了,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就告辞了。

到了学校,我把她的情况和学校讲了,并提出由我将笔记转给她,她在家里自学,期末来校参加考试。学校对于她这样的人物还算照顾,完全同意了。

晚上,我整理笔记到很晚。朋友说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见你这么用功过。我把她的情况告诉了朋友,朋友也挺感动,说这种朋友是应该多帮助帮助。不过朋友还是说道,别过了,关心她,有她的老公呢!别关心出感情来。我知道朋友是在说玩笑,怎么可能呢?

我拿着整理好的笔记,揣着极高的兴致去了医院。病房里就她一个人,正合我意。床上放了许多稿纸,她的手里还捏着稿纸正在写着什么。我把笔记放在桌子上。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学校同意由我将笔记转给你,你在家里自学,期末去参加考试。”

“真的。”她的眼睛一亮。

“是真的。”我告诉她。

她的眼光又暗了下来“我怎么去呢?”

“到时候我用轮椅推着你去。

来,喝点水。”我接过她手中的纸,递过杯子。

我看见稿纸上滴上了湿泪。

“谢谢你。”

“谢什么,我们是同学嘛!”

看见她欣然同意,我的心才落到了实处。

“你在写东西?”我问。

“我以为再读不了书了,也做不了其它事了。可是我热爱生活,我要用笔写出对生活的爱。构思了一篇,刚写下题目,你就来了。”

那稿纸上一行秀字:衣带渐宽终不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柳永的词句,原句之意是描述一个人对感情的执着,即使变得憔悴瘦弱也无怨无悔。我又想到了王国维先生借喻这种执着,论述的人生三种境界。也是古今凡做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人生要有远大目标,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折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说人成就事业所要经历“伤其筋骨,劳其体魄”的磨练。一种为了达到求索的目标,付出代价,死而无悔的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千百回求索不得,而偶然得之。我想,她的文章,之所以取名“衣带渐宽终不悔”不正是她不甘病魔的摧残,面对今后人生,直面的表白吗?

“好题目,好一个衣带渐宽终不悔。”

“你别得意。”突然,她的脸一沉,说道:“我还是不要这些笔记,学也不上了,也不参加考试了。”

“哎哟,你又怎么了,我们刚才不是说得好好的吗?你怎么又变挂了?”我的心骤然紧张了起来。

“除非你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你得写作,写作品,并且给我看。你答应,我就学。”说完,她莞尔一笑。我注意到她的嘴又朝右歪了,我突然觉得这样一歪还很别致,很好看。

“就为了这个?”

“是。”

“我觉得现在的生活过于平淡。”

“我们周围每天的确都发生着平淡的生活,只要我们热爱它,就会从中找到社会的主流。你是有灵性,有悟性,有见解的人,而且有写作基础,潜能不发挥出来太可惜了。你写不写?你若是不写我就真的不学了。”

“好,好,好。我可是为了你。”话是这样说,我心里还是流露着感激。

“糖,糖。”

我知道她的意思,剥了块糖放入她口中,自己也取了一块。

“第一次借你抄笔记,你怎么想起给我糖吃?”

“谢你呗。”

“谢就吃糖,而且是在课上?”

“下课给你,你肯定不要。那个时候给你,你若不要,我就老盯着你,你肯定怕惊动别人,不能不取。”

“你这个鬼灵精,007。你怎么这么爱吃糖?”

“我血糖低,时常犯,所以得经常吃糖。谢你我又没别的,随身带的只有糖。”

原来如此。

晚上,我辗转难眠,就起来了。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她的影子。从神秘和陌生到第一次借抄笔记;从得知在火车上偶然看到的文章是她所写,到得知她因为那篇报道而遭报复受伤;从她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才气,到那坚韧不拔的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生活自信;从那热爱生活的心,到她猜我关于文学的揣摩;从她以继续上学而要挟我重拾文学创作,到那糖、那笑、那嘴歪历历在目。

我突然觉得:她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记者被平淡缩小成为一个分子、原子,忽而作为一个热爱、追求生活真谛的小记者又被无限的放大、扩展。

我把那五块糖平摆在桌子上,翻来覆去的调个排序。这是什么?是惦念?是感情?是爱?惦念就是感情,感情就是爱吗?从一开始同学,到现在还是同学,没觉得怎样,一不小心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家庭美满,在这种时刻有这种念头,是不是应该感到内疚?恋爱结婚,成家生子,是不是就不应该再有真情的碰撞?如果可以,那碰撞出的火花是火还是祸?是火就一定会燃烧爱情的烈焰?是祸就一定躲不过,而遭灭顶之灾吗?如果这火花铺就的是通向生活真谛之路,应该走下去吗?生活当中不只是有爱、有恨,还有悲、有愁、有善、有恶、有平淡、有壮烈,有奸诈、有宽容等等。生活的真谛藏匿于这无所不有之中,只有热爱生活的平常心,才能洞察到它的热烈所在。

生活的真谛就在我们的身边。

泉漪突涌,波漾起伏,心潮底下,咫尺文章,浮出水面。

我展开稿纸,写下题目。

为伊消得人憔悴。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