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之方向化繁为简繁简并行
文字作为一个民族记录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文明的符号,其本身就有一个产生、发展、统一、整合和完善的过程。
一、文字历史
在汉民族的创世纪神话传说中,大约公元前10000~8000年左右,华夏部族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开启了中华民族在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部落文明的历史,而此时的伏羲创造发明和画字与女娲造人补天治水的传说事迹表明,部落文明已经十分发达,而且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社会结构已经出现分化,父权母权处于同等重要时期——正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也就在这个时期,伏羲创造了汉民族的第一种文字:卦画。应当说此时也应有其它的一些文字被创造,由于记录工具和载体的原因,这些文字消亡了。然而卦画,不仅具有象征意义,重要的是它是最简易的数学符号。阴爻、阳爻构成的二进制数学思维,对于原始部落文明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再由二进制演化成8进制,以及直到公元1949年前一直在用的16进制,这是中华文明独立发展,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卦画简单易记,所以在伏羲以后的6万年演化过程中,一直得以流传并散布中华大地各个角落的华夏部族。
直到公元前5000~4000年左右,姜姓部族炎帝和姬姓部族黄帝本是兄弟,结成部落联盟,经过多年征战讨伐,逐步统一了中原部族,黄帝成为天下部族首领。通过历史传说,我们可以知道,黄帝统一各个部族,统一了语言和文字。“仓颉作书”的记载就说明那时的文字语言系统已经相当完善。从一万年前的的鱼镖骨面和骨矛形器上刻的文字到六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的文字,以及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有的文字或符号与商周甲骨文对照,可以一一对应释读者,如一、=、x、|、||、+、个、十、i、e、丰(分别释为:一、二、五、十、廿、七、矛、草、示、阜、玉)等文字符号。由此说明汉民族文化语言文字一直就是持续继承和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也正是这种统一,黄帝被赋予了民族所有文化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直到公元前2700年夏朝建立奴隶制国家,虽然没留下文字记载,但近500年的历史,传说中的连山易和世本。作篇“伐狄作酒”的记载,河南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了夏晚期铜器纲格纹鼎,夏朝已采用了干支纪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夏朝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已经空前繁荣。
公元前1600年商王朝建立。商朝时期的“龙骨”——龟甲兽骨目前已发现有大约15万片,约5000多个单字,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从甲骨文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甲骨字的发生一定远在夏末商初,应该是商民族兴起后,灭了夏朝后才空前发展起来的,这种文字一直使用到西周秦汉时期。
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都属于同一种字体演变,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又称为大篆,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命李斯化繁为简形成小篆,后程邈改革,变曲为直,圆转为方折,整理后更加抽象形成隶书字体。名为隶书“即是附隶属于小篆的意思”因而小篆、隶书两种字体同时通用。
汉帝国统一后,继续使用隶书。“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继续在隶书的基础上,取楷树枝干之直而不屈之形,形成楷体。
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字至于秦汉时代就完全形成并完善确定下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文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从文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文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文字本身的构造看,文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二、文字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今天,使用的汉字为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范汉字的标准。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
这套字体结合楷书书和行书的书写特点,进一步简化,从文字的发展角度看,这是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
简体汉字在大陆使用,而在大陆以外的其它华人区,汉字仍旧使用的繁体字。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国际化、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汉文化圈以及向全球推广和传播汉文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文字。秦汉时期文字变革也并没有一下否定别的字体,都是逐步完善的。但这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过程。因此我们应当支持教育部的文字改革。
三、文字改革
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
44汉字写法调整:
1“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2“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3“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
4“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5“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6“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辱”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7“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因此调整的确有必要。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同时这也是更方便书写和识别(今后文字学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美化我们的文字,使之更加简洁美观,更加富于时代特色,使之适应国际化得需要,最终成为国际化的文字符号)。
四、关于使用繁体字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这是违背文化发展潮流和违背文字发展规律的。
文字,就是一种语言符号,我们要继承,也要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经历8000年能持续继承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记录我们民族文化的文字符号从一开始就是持续继承和发展的。从伏羲画字到黄帝仓颉作书,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到秦汉小篆,再由隶书到楷书,无不是逐步化繁为简、变曲为直、圆转为方折,最终形成“点、横、竖、撇、捺、提、折”为基本笔形的汉字结构体系。
繁体和简体是汉字的同一种结构形态,仅仅是书写笔画有繁简之别。如今在大陆就有13亿人在使用,在海外也至少有近7000万使用汉语和文字的。说汉语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新加坡(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尼(部分人)、马来西亚(部分人)、台湾(地区)、韩国和越南(部分)。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日本(日语里有)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由此可见汉语或汉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领域,在国际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现代全球化、国际化得时代背景下,因繁就简,繁简并行已成为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废除简体汉字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文化发展趋势的。同样否定或禁止繁体字也是现实和不符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规律的。对不识繁体的人来说,前人的许多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势必都不认识,这将造成文化的断层。繁体字的结构、笔法也都是前人不断探索的结果,在美感上显然简化字是无法与之媲美的,因此简化的方法和形式还需要文字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这次文字调整就是符合这种规律要求的。 展开全部内容
一、文字历史
在汉民族的创世纪神话传说中,大约公元前10000~8000年左右,华夏部族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开启了中华民族在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部落文明的历史,而此时的伏羲创造发明和画字与女娲造人补天治水的传说事迹表明,部落文明已经十分发达,而且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社会结构已经出现分化,父权母权处于同等重要时期——正是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也就在这个时期,伏羲创造了汉民族的第一种文字:卦画。应当说此时也应有其它的一些文字被创造,由于记录工具和载体的原因,这些文字消亡了。然而卦画,不仅具有象征意义,重要的是它是最简易的数学符号。阴爻、阳爻构成的二进制数学思维,对于原始部落文明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再由二进制演化成8进制,以及直到公元1949年前一直在用的16进制,这是中华文明独立发展,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卦画简单易记,所以在伏羲以后的6万年演化过程中,一直得以流传并散布中华大地各个角落的华夏部族。
直到公元前5000~4000年左右,姜姓部族炎帝和姬姓部族黄帝本是兄弟,结成部落联盟,经过多年征战讨伐,逐步统一了中原部族,黄帝成为天下部族首领。通过历史传说,我们可以知道,黄帝统一各个部族,统一了语言和文字。“仓颉作书”的记载就说明那时的文字语言系统已经相当完善。从一万年前的的鱼镖骨面和骨矛形器上刻的文字到六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的文字,以及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有的文字或符号与商周甲骨文对照,可以一一对应释读者,如一、=、x、|、||、+、个、十、i、e、丰(分别释为:一、二、五、十、廿、七、矛、草、示、阜、玉)等文字符号。由此说明汉民族文化语言文字一直就是持续继承和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也正是这种统一,黄帝被赋予了民族所有文化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直到公元前2700年夏朝建立奴隶制国家,虽然没留下文字记载,但近500年的历史,传说中的连山易和世本。作篇“伐狄作酒”的记载,河南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了夏晚期铜器纲格纹鼎,夏朝已采用了干支纪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夏朝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已经空前繁荣。
公元前1600年商王朝建立。商朝时期的“龙骨”——龟甲兽骨目前已发现有大约15万片,约5000多个单字,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从甲骨文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甲骨字的发生一定远在夏末商初,应该是商民族兴起后,灭了夏朝后才空前发展起来的,这种文字一直使用到西周秦汉时期。
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都属于同一种字体演变,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又称为大篆,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命李斯化繁为简形成小篆,后程邈改革,变曲为直,圆转为方折,整理后更加抽象形成隶书字体。名为隶书“即是附隶属于小篆的意思”因而小篆、隶书两种字体同时通用。
汉帝国统一后,继续使用隶书。“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继续在隶书的基础上,取楷树枝干之直而不屈之形,形成楷体。
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字至于秦汉时代就完全形成并完善确定下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文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从文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文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文字本身的构造看,文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二、文字现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今天,使用的汉字为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范汉字的标准。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印刷宋体字形总体上统一,局部仍有不一致的地方。
这套字体结合楷书书和行书的书写特点,进一步简化,从文字的发展角度看,这是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
简体汉字在大陆使用,而在大陆以外的其它华人区,汉字仍旧使用的繁体字。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国际化、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汉文化圈以及向全球推广和传播汉文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文字。秦汉时期文字变革也并没有一下否定别的字体,都是逐步完善的。但这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过程。因此我们应当支持教育部的文字改革。
三、文字改革
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
44汉字写法调整:
1“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
2“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
3“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
4“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
5“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
6“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辱”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
7“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此次字形调整共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此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因此调整的确有必要。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同时这也是更方便书写和识别(今后文字学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美化我们的文字,使之更加简洁美观,更加富于时代特色,使之适应国际化得需要,最终成为国际化的文字符号)。
四、关于使用繁体字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这是违背文化发展潮流和违背文字发展规律的。
文字,就是一种语言符号,我们要继承,也要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经历8000年能持续继承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记录我们民族文化的文字符号从一开始就是持续继承和发展的。从伏羲画字到黄帝仓颉作书,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到秦汉小篆,再由隶书到楷书,无不是逐步化繁为简、变曲为直、圆转为方折,最终形成“点、横、竖、撇、捺、提、折”为基本笔形的汉字结构体系。
繁体和简体是汉字的同一种结构形态,仅仅是书写笔画有繁简之别。如今在大陆就有13亿人在使用,在海外也至少有近7000万使用汉语和文字的。说汉语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新加坡(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尼(部分人)、马来西亚(部分人)、台湾(地区)、韩国和越南(部分)。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日本(日语里有)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由此可见汉语或汉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领域,在国际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现代全球化、国际化得时代背景下,因繁就简,繁简并行已成为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废除简体汉字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文化发展趋势的。同样否定或禁止繁体字也是现实和不符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规律的。对不识繁体的人来说,前人的许多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势必都不认识,这将造成文化的断层。繁体字的结构、笔法也都是前人不断探索的结果,在美感上显然简化字是无法与之媲美的,因此简化的方法和形式还需要文字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这次文字调整就是符合这种规律要求的。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