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集团军群
神武八年,中华帝国从朝鲜征召了二十万仆从军,其中十万人被送往夏威夷,准备参加帝国对秘鲁的殖民战争,另外十万人被派往平户,对日作战。
由于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华帝国对日本的贸易。帝国政府一方面大规模在平户、长崎等地推行鸦片贸易,准备对日长期作战。另一方面,帝国政府也不放弃武力征服日本的计划。
不过,对抗德川幕府军,帝国政府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征召朝鲜军队,用朝鲜人来打日本人。
朝日壬辰战争才结束不过三十多年,德川幕府三十多年前对朝鲜的侵略,给朝鲜老百姓来了灾难,朝鲜人对日本人的痛恨依然强烈。
基于这一点,帝国政府在朝鲜都护府进行了大量的动员工作。比如对朝鲜人许诺,如果当兵可以得到高薪俸、高福利,参与对日作战,福利加倍,掠夺的财富七成归自己,功勋卓著者可以在日本得到大量的土地,甚至是封地。
这样一来,朝鲜人不管是出于对日本人的仇恨还是出于对利益的追逐,都踊跃参军。
神武八年二月,中华帝国即征召了二十万朝鲜仆从军出征日本和秘鲁后,再次征召了三十万人投入对日殖民战争中去。
二月七日,中华帝国陆军部将三十万朝鲜军,以及之前抵达平户的十万朝鲜仆从军统一进行整编,编成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正式将朝鲜仆从军列入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战斗序列,使得朝鲜军队不再有被汉人排斥感,地位的提升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对日作战当中,将会越战越勇。
虽然朝鲜仆从军被编为帝国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但是在汉人军队看来,他们依然只是高等级的炮灰而已。这从授予他们的番号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被编成第五十一集团军群,因为前五十个集团军群的番号只能属于中华帝国汉人军队所有。
第五十一集团军群,下辖五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五个军,每军两万人,编成二十个千人队。从兵力配置上就可以看出来,朝鲜军使用的还是冷兵器。每军包括一个骑兵万人队,一个步兵万人队,骑兵装备蒙古马和一等军刀,没有盔甲套装,属轻骑兵范畴。步兵万人队使用长矛、刀盾等武器作战。
五十一集团军群标准配备五十万人,千人队以下军官由朝鲜人自己担任,千人队以上正职军官由汉族人担任,副职由朝鲜人担任。
五十一集团军群中101、102、103、104四个集团军参加对日作战,105集团军远调夏威夷都护府,组成对秘鲁作战的殖民军。
赴日作战的四十万朝鲜军成为入侵日本的急先锋,朝鲜都护府的社会矛盾很快转移到了对日作战上去,家家户户盼望着儿子和丈夫能够在日本获得军工和封地。
生活有了盼头,朝鲜人便忘记了曾经的朝鲜王国,把自己当做中华帝国大家族的一份子。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目前只有三个集团军群,分别是汉族人组成的第一集团军群,朝鲜族组成的五十一集团军群,以及东南亚殖民地土著组成的五十二集团军群。
跨度非常大,除了中间的番号作为预留之外,更是对外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信号。让外国人看到中华帝国派出的军队已经排号到了五十二集团军群,可想而知中华帝国境内本土上还有五十个强大的集团军群。
这种威慑力会让敌国感到巨大的军事压力。
当然,军事上总是这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好比当年红军第一个成立的方面军是红二方面军一样,给国民党造成红军还有一个强大的红一方面军的假象,仅此而已。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来说,帝国陆军的第一集团军群只有四十万人。这都是因为帝国政府不想让军队拖累经济复苏而设置的帝国军队总量维持在五十万常备军上面。
第一集团军群下辖五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十万人,下辖五个军、十个师。步兵师从第一步兵师到第二十步兵师,骑兵师从第一骑兵师到第三十骑兵师。每个军标注组成两个步兵师和三个骑兵师,根据战争态势不同,集团军群内可以进行协调安排,组成纯步兵集团军,也可以组成纯骑兵集团军。
五十万常备军不包括皇家禁卫军和皇家御林军,皇家禁卫军只驻扎京畿地区,负责保护北京城,总兵力八万人,其中步兵师五万人,编为禁卫第一师至第五师。骑兵三万人,编为禁卫第一骑兵师、禁卫第二骑兵师和禁卫第三骑兵师。
御林军两万人,守卫皇城、皇宫,清一色重骑兵,装饰、装备豪华,非战斗部队,编为御林军第一骑兵师和第二骑兵师。
禁卫军和御林军总兵力十万人,直属皇帝指挥。但实际上皇帝只调用御林军,而禁卫军由国防部代皇帝指挥。
禁卫军和御林军都不属于一线战斗部队,两军装备豪华,观赏性大于实战性。虽然不是一线战斗部队,但是官兵的战斗素质并不低,不属于花拳绣腿型。
当然,这是在神武大帝的督促下才有这种效果的,至于将来神武大帝的后代皇帝们,他们时代的京军战斗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美洲殖民战争、南亚殖民战争、对日殖民战争的爆发,以及北非埃及苏伊士运河的潜在战争接踵而至,帝国政府不得不修改法律,临时增加常备军数量,以应对当前的战争需要。
内阁对于军方的扩军呼声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是考虑到帝国从海外掠夺回来的巨额财富,为了维护这些财富源源不断的供应帝国发展所需,内阁不得不从帝国金库的金山银山当中,挤出一些经费来进行扩军。
此时,帝国军队一线战斗序列中,皇家海军占了十万,皇家陆军只有四十万。朝鲜族的五十万军队已经被冠名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因此内阁为了维持汉族军队的绝对数量和质量优势,不得不给皇家陆军增加了一个集团军群,皇家陆军第二集团军群就此诞生,兵力五十万。
因为重装战马数量不足,蒙古战马优先供应五十一集团军群和五十二集团军群,所以第二集团军群以步兵师为主。包括三十五个步兵师和十五个骑兵师。
陆军常备军从五十万增加到了一百万,海军同样也要增加,从现有的十万编制增加到了二十万编制。不过海军编制受战舰建造速度和数量影响,加上海军要求远高于陆军兵种,考核严格,因此海军人数编制一直不满员。
神武八年的中华帝国,资金和物资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因此总参谋部对于军队指挥官、士兵的素质要求十分高。
除了入伍第一天必须熟练背诵黄帝训令,并对着国旗发誓效忠皇室和帝国之外,军官必须是帝国各个军校学习的合格毕业生,以及经过多年的军旅生活,或者有着实战经验的现役军官和士兵中选拔。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除了体质合格外,必须有户籍所在地政府出具的有效证明,无不良嗜好,不良信仰,新兵入伍三个月内进行基础队列和条令训练,再经过半年的政治洗脑,使其成为和军官们一样对帝国皇帝绝对效忠的力量,然后才能成为列兵到正规军中服役。
严格的选拔制度,使得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强大,单一的效忠皇室思想,使得军队凝聚力空前,加上国民对神武大帝特有的个人崇拜,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
帝国政府文武百官们都奉行一个原则,那就是上智下愚的基本国策。然而,邓浩楠认为那不是长远之计,想要让皇室永远在帝国内存在,就必须向后世的英国和日本那样奉行君主立宪制度。
&nb... -->>bsp;好在中国不缺乏这个基础,从宋朝开始,君臣的关系就已经接近君主立宪制了,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制度已经事实上存在并被明朝的官僚集团所接受。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依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邓浩楠自然要为了他的后代着想,但他并不急于一时,他有着大把的时间。因此他希望在他的长期执政期间,慢慢的,利用他个人的影响力逐步的推进君主立宪制改革。
邓浩楠希望开启民智,文武百官们希望上智下愚,这个冲突需要慢慢调节,否则就会酿成大祸,像英国的内战一样。为此,邓浩楠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所有的教育机构范围内,在所有的书籍上,都专门找来一大群文笔出众的文人,让他们在制定教学教材资料的同时,将忠君爱国的思想强化、深化,使得帝国国民从小到大所有接触过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上面,第一条思想便是“忠于皇室热爱祖国”八个字。就好比后世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一样。
这种折中的办法获得了文武百官们的认可,使得在国家维稳教育方面避免了直接冲突。
忠于皇室,热爱祖国的八字信条,在神武大帝的个人崇拜风潮中被帝国国民所接受,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即使到了后世皇权消失的时代里,中华帝国的皇室依然是帝国的精神和荣誉的象征。
全国征兵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五十万军队的征召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帝国传统的老百姓并不喜欢战争,尤其是到海外进行殖民战争。传统的思想让老百姓的孩子们不能离开父母到万里之外打仗,死了尸体都运不会来。这样的思想是相当普遍的,加上帝国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老百姓在家生产或者到殖民地去当地主,都比在军队里强。
况且,军队招兵条件苛刻等原因,造成帝国政府的征兵工作进行了好几个月,却只有可怜的十一万左右的合格国民参军。
紫禁城御书房内,邓浩楠看着兵部送上来的报告,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三个多月了,只有十一万人入伍!”
邓浩楠的话说的很淡,很轻,但是到了林风等人的耳朵里,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
军部的几个头头相互使眼色,最后落到林风的头上,后者只好苦笑了一下。
“启禀皇上!”林风躬身回答道:“民间百姓多不愿意参军,主要是军队的待遇不如休养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所致,加上内阁只给这次招兵调拨了一千万银元的经费,而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年度经济发展目标,暗地里阻挠军方的征兵工作。同时,地方上的农场、牧场、矿厂、工厂、作坊,以及商人集团等,他们都在高价招募青壮劳力,和军方抢夺剩余劳动力资源,这些都导致了军方无法按时完成征兵工作!”
好吧!林风将责任一股脑的责任都推到了内阁和地方政府上面。
对此,邓浩楠只是瞪了他一眼,并没有责怪他推卸责任。这种军政之间的相互拆台指责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是无法调节的一对矛盾。邓浩楠自然不会把精力放在他们之间的斗争上面,作为一个皇帝,邓浩楠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只能挑最重要的处理。如果什么事情都由皇帝处理,那么如此庞大的中华帝国,每天的事情就够邓浩楠一年不吃不喝不睡处理的了。
“朕不想听这些!”
邓浩楠自然不会去管臣下们如何完成工作,他只看结果。
“苏伊士运河总督张凤爱最新的急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北方的战事趋于缓和,俄罗斯帝国和土耳其帝国打了好几年了,都有些筋疲力尽。双方在乌克兰地区的战事陷入了胶着,谁也奈何不了谁。”
刘虎问道:“这样看来,两国都准备暂时罢兵,抽身休整了?”
邓浩楠点点头,道:“张凤爱也是这个意思!”
林风说道:“两国暂时罢兵,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有气力掉头关注苏伊士运河了?”
邓浩楠点头道:“张凤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请朕速速发兵埃及,运河即将竣工,土耳其人随时都会抢夺运河!”
刘虎说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力强大,一旦要夺取运河,必然会大动干戈。如今伊斯梅里亚要塞只有一万驻军,恐顶不住土耳其人的攻击!”
林风问道:“皇上,不知张大人有没有预测一下所需兵力?”
中华帝国和埃及相隔万里之遥,帝国军方只能靠在埃及的张凤爱提供消息来做出判断,因此张凤爱的想法基本上就左右了军方的想法。
邓浩楠也是刚刚才感觉到这个时代消息闭塞所带来的困难,此时邓浩楠对北非地区同样两眼一抹黑,只能以张凤爱传回来的消息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张凤爱要求朕出兵二十万阻挡土耳其军队夺取苏伊士运河!”
“二十万?”
林风等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派遣这么多军队远征,这张凤爱的提议当真大胆。
邓浩楠说道:“所以说你们三个月来才征召了十万人来人,根本不够!”
刘虎说道:“帝国现在同时在墨西哥、秘鲁、日本、莫卧儿作战,其中对秘鲁和莫卧儿的战事拖累了总后勤部七成以上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埃及那里再爆发战争,恐怕帝国的后勤跟不上了!”
邓浩楠看了看他们,道:“朕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朕是绝对不会放弃苏伊士运河的,怎么办,你们自己研究,朕只看结果!”
“……”
“当然!”邓浩楠又补充道:“其他战场上,朕也不想少了好消息!”
“……”
林风等人翻翻白眼,暗道皇帝这招当真赖皮的紧,低下头相互看看彼此,接着全都是摇摇头苦笑一番。
没办法,当臣子的就得替皇帝分忧。皇帝定下了基调,他们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去完成。
除了踏踏实实的按照皇帝的想法去做外,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
想到这里,林风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以解皇上之忧,但微臣有个请求!”
“讲!”
皇帝不差饿兵,邓浩楠深知此理,因此知道林风在提条件了。
“微臣希望皇上再拨款五千万银元!”
邓浩楠下意识点点头,接着猛然抬头,道:“五千万?太多了!”
林风急忙道:“启禀皇上,大军远征万里之外,军械、物资和战损,五千万只是保守估计!”
还保守估计?
见皇帝吃惊的样子,林风急忙补充道:“皇上不必担心成本问题,微臣保证投入五千万银元,很快都会拿回来的!”
见林风十分肯定的样子,邓浩楠也不好拒绝他。反正现在财政富裕,给他拨款五千万并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邓浩楠道:“朕还是那句话,朕只看结果!”
“皇上准了?”
“准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
由于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华帝国对日本的贸易。帝国政府一方面大规模在平户、长崎等地推行鸦片贸易,准备对日长期作战。另一方面,帝国政府也不放弃武力征服日本的计划。
不过,对抗德川幕府军,帝国政府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征召朝鲜军队,用朝鲜人来打日本人。
朝日壬辰战争才结束不过三十多年,德川幕府三十多年前对朝鲜的侵略,给朝鲜老百姓来了灾难,朝鲜人对日本人的痛恨依然强烈。
基于这一点,帝国政府在朝鲜都护府进行了大量的动员工作。比如对朝鲜人许诺,如果当兵可以得到高薪俸、高福利,参与对日作战,福利加倍,掠夺的财富七成归自己,功勋卓著者可以在日本得到大量的土地,甚至是封地。
这样一来,朝鲜人不管是出于对日本人的仇恨还是出于对利益的追逐,都踊跃参军。
神武八年二月,中华帝国即征召了二十万朝鲜仆从军出征日本和秘鲁后,再次征召了三十万人投入对日殖民战争中去。
二月七日,中华帝国陆军部将三十万朝鲜军,以及之前抵达平户的十万朝鲜仆从军统一进行整编,编成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正式将朝鲜仆从军列入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战斗序列,使得朝鲜军队不再有被汉人排斥感,地位的提升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对日作战当中,将会越战越勇。
虽然朝鲜仆从军被编为帝国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但是在汉人军队看来,他们依然只是高等级的炮灰而已。这从授予他们的番号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被编成第五十一集团军群,因为前五十个集团军群的番号只能属于中华帝国汉人军队所有。
第五十一集团军群,下辖五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五个军,每军两万人,编成二十个千人队。从兵力配置上就可以看出来,朝鲜军使用的还是冷兵器。每军包括一个骑兵万人队,一个步兵万人队,骑兵装备蒙古马和一等军刀,没有盔甲套装,属轻骑兵范畴。步兵万人队使用长矛、刀盾等武器作战。
五十一集团军群标准配备五十万人,千人队以下军官由朝鲜人自己担任,千人队以上正职军官由汉族人担任,副职由朝鲜人担任。
五十一集团军群中101、102、103、104四个集团军参加对日作战,105集团军远调夏威夷都护府,组成对秘鲁作战的殖民军。
赴日作战的四十万朝鲜军成为入侵日本的急先锋,朝鲜都护府的社会矛盾很快转移到了对日作战上去,家家户户盼望着儿子和丈夫能够在日本获得军工和封地。
生活有了盼头,朝鲜人便忘记了曾经的朝鲜王国,把自己当做中华帝国大家族的一份子。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目前只有三个集团军群,分别是汉族人组成的第一集团军群,朝鲜族组成的五十一集团军群,以及东南亚殖民地土著组成的五十二集团军群。
跨度非常大,除了中间的番号作为预留之外,更是对外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信号。让外国人看到中华帝国派出的军队已经排号到了五十二集团军群,可想而知中华帝国境内本土上还有五十个强大的集团军群。
这种威慑力会让敌国感到巨大的军事压力。
当然,军事上总是这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好比当年红军第一个成立的方面军是红二方面军一样,给国民党造成红军还有一个强大的红一方面军的假象,仅此而已。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来说,帝国陆军的第一集团军群只有四十万人。这都是因为帝国政府不想让军队拖累经济复苏而设置的帝国军队总量维持在五十万常备军上面。
第一集团军群下辖五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十万人,下辖五个军、十个师。步兵师从第一步兵师到第二十步兵师,骑兵师从第一骑兵师到第三十骑兵师。每个军标注组成两个步兵师和三个骑兵师,根据战争态势不同,集团军群内可以进行协调安排,组成纯步兵集团军,也可以组成纯骑兵集团军。
五十万常备军不包括皇家禁卫军和皇家御林军,皇家禁卫军只驻扎京畿地区,负责保护北京城,总兵力八万人,其中步兵师五万人,编为禁卫第一师至第五师。骑兵三万人,编为禁卫第一骑兵师、禁卫第二骑兵师和禁卫第三骑兵师。
御林军两万人,守卫皇城、皇宫,清一色重骑兵,装饰、装备豪华,非战斗部队,编为御林军第一骑兵师和第二骑兵师。
禁卫军和御林军总兵力十万人,直属皇帝指挥。但实际上皇帝只调用御林军,而禁卫军由国防部代皇帝指挥。
禁卫军和御林军都不属于一线战斗部队,两军装备豪华,观赏性大于实战性。虽然不是一线战斗部队,但是官兵的战斗素质并不低,不属于花拳绣腿型。
当然,这是在神武大帝的督促下才有这种效果的,至于将来神武大帝的后代皇帝们,他们时代的京军战斗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美洲殖民战争、南亚殖民战争、对日殖民战争的爆发,以及北非埃及苏伊士运河的潜在战争接踵而至,帝国政府不得不修改法律,临时增加常备军数量,以应对当前的战争需要。
内阁对于军方的扩军呼声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是考虑到帝国从海外掠夺回来的巨额财富,为了维护这些财富源源不断的供应帝国发展所需,内阁不得不从帝国金库的金山银山当中,挤出一些经费来进行扩军。
此时,帝国军队一线战斗序列中,皇家海军占了十万,皇家陆军只有四十万。朝鲜族的五十万军队已经被冠名皇家陆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群,因此内阁为了维持汉族军队的绝对数量和质量优势,不得不给皇家陆军增加了一个集团军群,皇家陆军第二集团军群就此诞生,兵力五十万。
因为重装战马数量不足,蒙古战马优先供应五十一集团军群和五十二集团军群,所以第二集团军群以步兵师为主。包括三十五个步兵师和十五个骑兵师。
陆军常备军从五十万增加到了一百万,海军同样也要增加,从现有的十万编制增加到了二十万编制。不过海军编制受战舰建造速度和数量影响,加上海军要求远高于陆军兵种,考核严格,因此海军人数编制一直不满员。
神武八年的中华帝国,资金和物资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因此总参谋部对于军队指挥官、士兵的素质要求十分高。
除了入伍第一天必须熟练背诵黄帝训令,并对着国旗发誓效忠皇室和帝国之外,军官必须是帝国各个军校学习的合格毕业生,以及经过多年的军旅生活,或者有着实战经验的现役军官和士兵中选拔。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除了体质合格外,必须有户籍所在地政府出具的有效证明,无不良嗜好,不良信仰,新兵入伍三个月内进行基础队列和条令训练,再经过半年的政治洗脑,使其成为和军官们一样对帝国皇帝绝对效忠的力量,然后才能成为列兵到正规军中服役。
严格的选拔制度,使得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强大,单一的效忠皇室思想,使得军队凝聚力空前,加上国民对神武大帝特有的个人崇拜,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
帝国政府文武百官们都奉行一个原则,那就是上智下愚的基本国策。然而,邓浩楠认为那不是长远之计,想要让皇室永远在帝国内存在,就必须向后世的英国和日本那样奉行君主立宪制度。
&nb... -->>bsp;好在中国不缺乏这个基础,从宋朝开始,君臣的关系就已经接近君主立宪制了,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制度已经事实上存在并被明朝的官僚集团所接受。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依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邓浩楠自然要为了他的后代着想,但他并不急于一时,他有着大把的时间。因此他希望在他的长期执政期间,慢慢的,利用他个人的影响力逐步的推进君主立宪制改革。
邓浩楠希望开启民智,文武百官们希望上智下愚,这个冲突需要慢慢调节,否则就会酿成大祸,像英国的内战一样。为此,邓浩楠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所有的教育机构范围内,在所有的书籍上,都专门找来一大群文笔出众的文人,让他们在制定教学教材资料的同时,将忠君爱国的思想强化、深化,使得帝国国民从小到大所有接触过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上面,第一条思想便是“忠于皇室热爱祖国”八个字。就好比后世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一样。
这种折中的办法获得了文武百官们的认可,使得在国家维稳教育方面避免了直接冲突。
忠于皇室,热爱祖国的八字信条,在神武大帝的个人崇拜风潮中被帝国国民所接受,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即使到了后世皇权消失的时代里,中华帝国的皇室依然是帝国的精神和荣誉的象征。
全国征兵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五十万军队的征召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帝国传统的老百姓并不喜欢战争,尤其是到海外进行殖民战争。传统的思想让老百姓的孩子们不能离开父母到万里之外打仗,死了尸体都运不会来。这样的思想是相当普遍的,加上帝国政府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老百姓在家生产或者到殖民地去当地主,都比在军队里强。
况且,军队招兵条件苛刻等原因,造成帝国政府的征兵工作进行了好几个月,却只有可怜的十一万左右的合格国民参军。
紫禁城御书房内,邓浩楠看着兵部送上来的报告,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三个多月了,只有十一万人入伍!”
邓浩楠的话说的很淡,很轻,但是到了林风等人的耳朵里,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
军部的几个头头相互使眼色,最后落到林风的头上,后者只好苦笑了一下。
“启禀皇上!”林风躬身回答道:“民间百姓多不愿意参军,主要是军队的待遇不如休养生息政策和移民政策所致,加上内阁只给这次招兵调拨了一千万银元的经费,而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年度经济发展目标,暗地里阻挠军方的征兵工作。同时,地方上的农场、牧场、矿厂、工厂、作坊,以及商人集团等,他们都在高价招募青壮劳力,和军方抢夺剩余劳动力资源,这些都导致了军方无法按时完成征兵工作!”
好吧!林风将责任一股脑的责任都推到了内阁和地方政府上面。
对此,邓浩楠只是瞪了他一眼,并没有责怪他推卸责任。这种军政之间的相互拆台指责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是无法调节的一对矛盾。邓浩楠自然不会把精力放在他们之间的斗争上面,作为一个皇帝,邓浩楠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只能挑最重要的处理。如果什么事情都由皇帝处理,那么如此庞大的中华帝国,每天的事情就够邓浩楠一年不吃不喝不睡处理的了。
“朕不想听这些!”
邓浩楠自然不会去管臣下们如何完成工作,他只看结果。
“苏伊士运河总督张凤爱最新的急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北方的战事趋于缓和,俄罗斯帝国和土耳其帝国打了好几年了,都有些筋疲力尽。双方在乌克兰地区的战事陷入了胶着,谁也奈何不了谁。”
刘虎问道:“这样看来,两国都准备暂时罢兵,抽身休整了?”
邓浩楠点点头,道:“张凤爱也是这个意思!”
林风说道:“两国暂时罢兵,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有气力掉头关注苏伊士运河了?”
邓浩楠点头道:“张凤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请朕速速发兵埃及,运河即将竣工,土耳其人随时都会抢夺运河!”
刘虎说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力强大,一旦要夺取运河,必然会大动干戈。如今伊斯梅里亚要塞只有一万驻军,恐顶不住土耳其人的攻击!”
林风问道:“皇上,不知张大人有没有预测一下所需兵力?”
中华帝国和埃及相隔万里之遥,帝国军方只能靠在埃及的张凤爱提供消息来做出判断,因此张凤爱的想法基本上就左右了军方的想法。
邓浩楠也是刚刚才感觉到这个时代消息闭塞所带来的困难,此时邓浩楠对北非地区同样两眼一抹黑,只能以张凤爱传回来的消息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张凤爱要求朕出兵二十万阻挡土耳其军队夺取苏伊士运河!”
“二十万?”
林风等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派遣这么多军队远征,这张凤爱的提议当真大胆。
邓浩楠说道:“所以说你们三个月来才征召了十万人来人,根本不够!”
刘虎说道:“帝国现在同时在墨西哥、秘鲁、日本、莫卧儿作战,其中对秘鲁和莫卧儿的战事拖累了总后勤部七成以上的人力和物力,如果埃及那里再爆发战争,恐怕帝国的后勤跟不上了!”
邓浩楠看了看他们,道:“朕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朕是绝对不会放弃苏伊士运河的,怎么办,你们自己研究,朕只看结果!”
“……”
“当然!”邓浩楠又补充道:“其他战场上,朕也不想少了好消息!”
“……”
林风等人翻翻白眼,暗道皇帝这招当真赖皮的紧,低下头相互看看彼此,接着全都是摇摇头苦笑一番。
没办法,当臣子的就得替皇帝分忧。皇帝定下了基调,他们就必须想方设法的去完成。
除了踏踏实实的按照皇帝的想法去做外,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
想到这里,林风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以解皇上之忧,但微臣有个请求!”
“讲!”
皇帝不差饿兵,邓浩楠深知此理,因此知道林风在提条件了。
“微臣希望皇上再拨款五千万银元!”
邓浩楠下意识点点头,接着猛然抬头,道:“五千万?太多了!”
林风急忙道:“启禀皇上,大军远征万里之外,军械、物资和战损,五千万只是保守估计!”
还保守估计?
见皇帝吃惊的样子,林风急忙补充道:“皇上不必担心成本问题,微臣保证投入五千万银元,很快都会拿回来的!”
见林风十分肯定的样子,邓浩楠也不好拒绝他。反正现在财政富裕,给他拨款五千万并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邓浩楠道:“朕还是那句话,朕只看结果!”
“皇上准了?”
“准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