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建华探家
第三十三章 建华探家
建华第一次回家探亲了。真的就带回好几袋白面和莜面。望着走时白白净净回来黑里透红的建华,再看看地上的几袋子面,父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虽然建章已出嫁,建国和建党都已有了工作,也不再用白面和乡下人换棒子面了,但毕竟家里吃闲饭的还多,这几袋子面的到来,使家里的细粮一下子多的想都不敢想。一改建华下乡时的担忧,父亲似乎已忘记自己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观点,这几天总是喋喋不休的讲**的这项政策好。
母亲望着发生巨大变化的建华,不停的问这问那,恨不能让她把在乡下的一切都一股脑得倒出来。
建华下乡这一走就是四个多月。这次探家有两项任务,一是把分到的几袋白面和莜面送回家,二是回家过年。原本是没有这个安排的。知青们走之前就已经接到通知,第一次探家要在一年以后。说去的时间短,老惦记着回家,怕影响和动摇知青们扎根农村大有作为的思想意志。有个别领导甚至提出,在知青们没有在农村安家落户,成家立业之前不应安排探家,只有把根扎在农村,把心留在广阔的天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打心眼里和实际行动上捍卫**思想,捍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这个提议被认为太不人性化,太没有关怀下一代的思想性,因而被弃之不用。而促使有关领导改变原定方案,让知青们在短短四个月之后就返回自己家中的起因是,有一个知青在家里一贯好吃懒做,思想脆弱,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刚来一个月就找领导吵着要探家,自然得不到满意答复。而这个知青居然采取过激行为,在大队部院外的老槐树上上吊自杀,被路过的人及时救下。此事引起极大轰动。有关领导一边严密****,一边研究对策,最后决定提前安排所有知青回家探亲,顺便过春节。这一补救措施被宣传为关心知青生活,体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建华下乡走了几个月,变化的确很大,这不光体现在外表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她的言谈话语的巨大变化。回到家后的前几天里,每天晚饭后到睡觉前的这段时间,几乎成了她的个人专题讲座,一家人围着听她讲知青点里的见闻和新鲜事。建章下了班也不回家,在父母家吃了晚饭,听建华讲一阵故事,才回家睡觉。这几天正赶上王亮有飞行任务,不能回家,建章干脆就把建华接到她家去住。
建华说,我们刚去时都说不清是个什么心情,又紧张又新鲜。以前学校组织学农,也干过农活。下乡插队可不是那么回事。得真刀真枪的干,得和农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知青点都盖了房,刚去时,屋子里太潮,没法住人。社员们就把我们接到他们家里住。那个热情劲就甭提了,好像几百年没见过面的好朋友。
建设手托着腮帮子,歪着脑袋问,那你们在哪吃饭,都吃什么呀?
建华说,你就懂得个吃。我们一开始住是谁家吃谁家,月底折算工分还给人家。社员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最好的菜里就是能看见豆腐。可那里的粮食好吃,全是当年打得新粮。那地方只种小麦和莜麦,别的东西不能种,收成少,产量低。我们好象天天过年,由于天天都吃细粮,哪象咱们城里,才百分之四十的细粮,得粗细搭配着吃,更不象咱家还得用那少得可怜的细粮换粗粮。现在好了,有进步了,供应的那点细粮也都能填进自己的肚子了。
建军脸上颇有几分羡慕的问,那你们现在呢,还那样?
建华白了他一眼,口气中全没有以前和他斗嘴的气势。说,还哪样呀,瞧你这话问的,我知道你想问啥。我们在社员家只住了一个月,就都集中到知青点了。集体生活真有意思,一大帮男男女女都住在一起,可热闹了。
母亲一听连忙问,什么,你们知青男的和女的住一块?
建华知道自己没说清,赶紧解释说,不是,我是说都住一个大院里,女的住一排房,男的住一排房。平时吃饭和下地干活都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刚开始都不熟,挺拘束的,后来熟了,跟兄弟姐妹似的。
半天没说话的父亲插嘴问,吃住还习惯吧?没有闹过病吧?你在信里从不提这些事。
建华说,刚开始不习惯,吃还可以,住不行,换了个地方,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后来好了,下地干一天的活,晚上往炕上一躺,话都不想说了,只想睡觉。
建章问,地里的活可累吧?干了干不了?
建华说,那当然是累了,都没干过呀。在家里时也就是做做家务。学校里组织劳动也就一天半天的,能累到哪去。一天... -->>去。一天到晚的,都是那些活,重复劳动,腰酸胳膊疼的。现在好了,都练出来了。你们看看我这胳膊,有多粗。要掰腕子,建军他们几个都不是个。说着,建华撸起袖子,让大家看她那比以前粗壮了许多的胳膊。
建军讪讪一笑说,看来我们几个以后想跟你打架也不是个了。
建华不无得意地说,那当然,不信你就试试。也有几个女知青死活不想干重体力活。遇到必须作的,她们就请男知青帮着做。
建业问,男知青肯帮么?
建华说,假装搞对象呀。还怕没人帮?
建军说,那你也这么干?
建华说,我才不呢,我又不是干不了。那里没有我干不了的活。那些一开始假装搞对象的,后来都快成真的了。我是听那几个女知青说的。
建设说,你就坦白交待吧,我那未来的姐夫长什么样呀?帅不帅。我二姐可是象个电影明星呢。
建华说,去你的,坦白什么呀,瞎说八道。这怎么象审犯人呀。不说了,今天啥也不说了。
母亲听着家里人说话,心里思谋着建华赶上下乡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母亲没有文化,连一个汉字也不认识。七个儿女他那个都疼,但对两个女儿却有着特殊的想法。建章已经嫁人,工作也好,有了好归宿。建华毕业后却给分到了乡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弄不明白,今后会怎样更是猜不透。她只知道现在是新社会了,两个女儿都不会再走她的老路了,肯定要比她年轻时好一百倍。
母亲以童养媳的身份迈进父亲的家门。由于没文化,很不会来事,经常好心办坏事。不太受婆家人的喜欢。公婆还好说,姑嫂关系处的就难了。二姑对父亲这个弟弟袒护的无以伦比,总是看母亲不顺眼,经常找碴闹事。恨得牙根都痒痒时还扬言说,你嫁到刘家,生是刘家的人,死是刘家的鬼,要想走出这个家门,除非躺倒闭了眼。为此父亲和母亲成家后不久就搬出来单过。建设上学后有次放暑假,父亲带着七个孩子回了趟老家,在二姑家住了小十天。母亲没去,独自一人留在家中。一家人回来时发现,后几天赶上连阴雨,母亲没水吃,只得接雨水。
母亲嫁给父亲后,开始了一生的生儿育女的繁重家务。孩子们之间基本都差两三岁,母亲几乎成了生儿育女的工具。母亲身体孱弱,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身体单薄。
其实父亲的这个五男二女的团圆家庭并不名副其实。在建国和建党之间,母亲还曾有过一个儿子。那时母亲的身体状况极差,不足月生下了这个孩子,勉强拉扯到三岁半,人瘦的皮包骨,象非洲难民营里逃出来的。母亲见他可怜,经常撇下不到一岁的建党,把他抱在怀里,父亲那时正做小买卖,很不景气,母亲对他稍有不顺,张口就骂,举手就打。这个孩子倚在母亲怀里,很懂事地用他那颤颤的童音对满脸怒气的父亲说,爹,你别老打娘,娘也挺可怜的,等我长大了帮你挣钱养家。一次,父亲淘换回一点莜面,一家人吃了一顿莜面鱼子,这是好久没吃过得好饭了,这孩子吃完后还觉得饿,一个人又偷偷得找了些别的能吃的东西,吃完就觉得难受,把郎中请来已经晚了,孩子硬是给撑死了。母亲悲痛欲绝,抱着懂事的孩子小小的尸体哭干了眼泪。苦难的日子容不得无休止的悲痛,日子还得过。孩子被装进一口薄薄的小棺材下葬了。父亲和母亲顽强的生育能力,终于使这个家完成了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的大结局。但父亲企盼的红红火火得好日子在哪里呢?
母亲没有工作,当了一辈子的家庭妇女。仅有的一次工作机会,没干几天就被葬送掉了。大跃进年代,母亲在千人食堂谋到一份工作,能每月开工资。没干半个月,父亲就以家里没人管,工资低为由,把母亲的工作辞掉了,并说以后有机会再为母亲找一份工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只好一边做家务,一边从街道工厂领回一些粘鞋帮子、插纸盒等零散活,挣些小钱,既能补贴家用,自己手头也方便。
建章出嫁后,孩子们都大了,母亲的家务事也不像以前那么繁重了,正好胡同里有人找看小孩的,每月给50块钱。母亲就给人看起了小孩。家里本来人就多,再看着一个小孩,更是人满为患,可大家并不觉的烦,都认为好玩。放学以后,家里人喊马叫的乱成 了一锅粥,很是开心。
慢慢的孩子看的时间长了,看出了感情。有时孩子的父母来接他,他都不跟着走,有时吵闹着晚上干脆就住下来。他几乎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 展开全部内容
建华第一次回家探亲了。真的就带回好几袋白面和莜面。望着走时白白净净回来黑里透红的建华,再看看地上的几袋子面,父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虽然建章已出嫁,建国和建党都已有了工作,也不再用白面和乡下人换棒子面了,但毕竟家里吃闲饭的还多,这几袋子面的到来,使家里的细粮一下子多的想都不敢想。一改建华下乡时的担忧,父亲似乎已忘记自己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观点,这几天总是喋喋不休的讲**的这项政策好。
母亲望着发生巨大变化的建华,不停的问这问那,恨不能让她把在乡下的一切都一股脑得倒出来。
建华下乡这一走就是四个多月。这次探家有两项任务,一是把分到的几袋白面和莜面送回家,二是回家过年。原本是没有这个安排的。知青们走之前就已经接到通知,第一次探家要在一年以后。说去的时间短,老惦记着回家,怕影响和动摇知青们扎根农村大有作为的思想意志。有个别领导甚至提出,在知青们没有在农村安家落户,成家立业之前不应安排探家,只有把根扎在农村,把心留在广阔的天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打心眼里和实际行动上捍卫**思想,捍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这个提议被认为太不人性化,太没有关怀下一代的思想性,因而被弃之不用。而促使有关领导改变原定方案,让知青们在短短四个月之后就返回自己家中的起因是,有一个知青在家里一贯好吃懒做,思想脆弱,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刚来一个月就找领导吵着要探家,自然得不到满意答复。而这个知青居然采取过激行为,在大队部院外的老槐树上上吊自杀,被路过的人及时救下。此事引起极大轰动。有关领导一边严密****,一边研究对策,最后决定提前安排所有知青回家探亲,顺便过春节。这一补救措施被宣传为关心知青生活,体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建华下乡走了几个月,变化的确很大,这不光体现在外表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她的言谈话语的巨大变化。回到家后的前几天里,每天晚饭后到睡觉前的这段时间,几乎成了她的个人专题讲座,一家人围着听她讲知青点里的见闻和新鲜事。建章下了班也不回家,在父母家吃了晚饭,听建华讲一阵故事,才回家睡觉。这几天正赶上王亮有飞行任务,不能回家,建章干脆就把建华接到她家去住。
建华说,我们刚去时都说不清是个什么心情,又紧张又新鲜。以前学校组织学农,也干过农活。下乡插队可不是那么回事。得真刀真枪的干,得和农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知青点都盖了房,刚去时,屋子里太潮,没法住人。社员们就把我们接到他们家里住。那个热情劲就甭提了,好像几百年没见过面的好朋友。
建设手托着腮帮子,歪着脑袋问,那你们在哪吃饭,都吃什么呀?
建华说,你就懂得个吃。我们一开始住是谁家吃谁家,月底折算工分还给人家。社员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最好的菜里就是能看见豆腐。可那里的粮食好吃,全是当年打得新粮。那地方只种小麦和莜麦,别的东西不能种,收成少,产量低。我们好象天天过年,由于天天都吃细粮,哪象咱们城里,才百分之四十的细粮,得粗细搭配着吃,更不象咱家还得用那少得可怜的细粮换粗粮。现在好了,有进步了,供应的那点细粮也都能填进自己的肚子了。
建军脸上颇有几分羡慕的问,那你们现在呢,还那样?
建华白了他一眼,口气中全没有以前和他斗嘴的气势。说,还哪样呀,瞧你这话问的,我知道你想问啥。我们在社员家只住了一个月,就都集中到知青点了。集体生活真有意思,一大帮男男女女都住在一起,可热闹了。
母亲一听连忙问,什么,你们知青男的和女的住一块?
建华知道自己没说清,赶紧解释说,不是,我是说都住一个大院里,女的住一排房,男的住一排房。平时吃饭和下地干活都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刚开始都不熟,挺拘束的,后来熟了,跟兄弟姐妹似的。
半天没说话的父亲插嘴问,吃住还习惯吧?没有闹过病吧?你在信里从不提这些事。
建华说,刚开始不习惯,吃还可以,住不行,换了个地方,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后来好了,下地干一天的活,晚上往炕上一躺,话都不想说了,只想睡觉。
建章问,地里的活可累吧?干了干不了?
建华说,那当然是累了,都没干过呀。在家里时也就是做做家务。学校里组织劳动也就一天半天的,能累到哪去。一天... -->>去。一天到晚的,都是那些活,重复劳动,腰酸胳膊疼的。现在好了,都练出来了。你们看看我这胳膊,有多粗。要掰腕子,建军他们几个都不是个。说着,建华撸起袖子,让大家看她那比以前粗壮了许多的胳膊。
建军讪讪一笑说,看来我们几个以后想跟你打架也不是个了。
建华不无得意地说,那当然,不信你就试试。也有几个女知青死活不想干重体力活。遇到必须作的,她们就请男知青帮着做。
建业问,男知青肯帮么?
建华说,假装搞对象呀。还怕没人帮?
建军说,那你也这么干?
建华说,我才不呢,我又不是干不了。那里没有我干不了的活。那些一开始假装搞对象的,后来都快成真的了。我是听那几个女知青说的。
建设说,你就坦白交待吧,我那未来的姐夫长什么样呀?帅不帅。我二姐可是象个电影明星呢。
建华说,去你的,坦白什么呀,瞎说八道。这怎么象审犯人呀。不说了,今天啥也不说了。
母亲听着家里人说话,心里思谋着建华赶上下乡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母亲没有文化,连一个汉字也不认识。七个儿女他那个都疼,但对两个女儿却有着特殊的想法。建章已经嫁人,工作也好,有了好归宿。建华毕业后却给分到了乡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弄不明白,今后会怎样更是猜不透。她只知道现在是新社会了,两个女儿都不会再走她的老路了,肯定要比她年轻时好一百倍。
母亲以童养媳的身份迈进父亲的家门。由于没文化,很不会来事,经常好心办坏事。不太受婆家人的喜欢。公婆还好说,姑嫂关系处的就难了。二姑对父亲这个弟弟袒护的无以伦比,总是看母亲不顺眼,经常找碴闹事。恨得牙根都痒痒时还扬言说,你嫁到刘家,生是刘家的人,死是刘家的鬼,要想走出这个家门,除非躺倒闭了眼。为此父亲和母亲成家后不久就搬出来单过。建设上学后有次放暑假,父亲带着七个孩子回了趟老家,在二姑家住了小十天。母亲没去,独自一人留在家中。一家人回来时发现,后几天赶上连阴雨,母亲没水吃,只得接雨水。
母亲嫁给父亲后,开始了一生的生儿育女的繁重家务。孩子们之间基本都差两三岁,母亲几乎成了生儿育女的工具。母亲身体孱弱,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身体单薄。
其实父亲的这个五男二女的团圆家庭并不名副其实。在建国和建党之间,母亲还曾有过一个儿子。那时母亲的身体状况极差,不足月生下了这个孩子,勉强拉扯到三岁半,人瘦的皮包骨,象非洲难民营里逃出来的。母亲见他可怜,经常撇下不到一岁的建党,把他抱在怀里,父亲那时正做小买卖,很不景气,母亲对他稍有不顺,张口就骂,举手就打。这个孩子倚在母亲怀里,很懂事地用他那颤颤的童音对满脸怒气的父亲说,爹,你别老打娘,娘也挺可怜的,等我长大了帮你挣钱养家。一次,父亲淘换回一点莜面,一家人吃了一顿莜面鱼子,这是好久没吃过得好饭了,这孩子吃完后还觉得饿,一个人又偷偷得找了些别的能吃的东西,吃完就觉得难受,把郎中请来已经晚了,孩子硬是给撑死了。母亲悲痛欲绝,抱着懂事的孩子小小的尸体哭干了眼泪。苦难的日子容不得无休止的悲痛,日子还得过。孩子被装进一口薄薄的小棺材下葬了。父亲和母亲顽强的生育能力,终于使这个家完成了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的大结局。但父亲企盼的红红火火得好日子在哪里呢?
母亲没有工作,当了一辈子的家庭妇女。仅有的一次工作机会,没干几天就被葬送掉了。大跃进年代,母亲在千人食堂谋到一份工作,能每月开工资。没干半个月,父亲就以家里没人管,工资低为由,把母亲的工作辞掉了,并说以后有机会再为母亲找一份工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只好一边做家务,一边从街道工厂领回一些粘鞋帮子、插纸盒等零散活,挣些小钱,既能补贴家用,自己手头也方便。
建章出嫁后,孩子们都大了,母亲的家务事也不像以前那么繁重了,正好胡同里有人找看小孩的,每月给50块钱。母亲就给人看起了小孩。家里本来人就多,再看着一个小孩,更是人满为患,可大家并不觉的烦,都认为好玩。放学以后,家里人喊马叫的乱成 了一锅粥,很是开心。
慢慢的孩子看的时间长了,看出了感情。有时孩子的父母来接他,他都不跟着走,有时吵闹着晚上干脆就住下来。他几乎成了这个家庭的一员。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