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行
雨后,天还是阴沉沉的,初夏的气味流荡在空气中。走进马恩科巷,破旧的巷子透着浓郁的古气,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是典型的江南人家。闹市中竟有如此一块静地,平凡的小巷中曾走出过晚清著名学者、一代朴学大师-----俞樾,不能不叫人震惊!同时也有一种失落:“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物是人非,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是否还记得这位大师?生活在这条小巷的人们、俞樾的父老乡亲可曾有过自豪感?

“俞樾,这里的人了解多少?赛金花的故事又传得怎样?”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向曲园走去

早听人说这个地方现在是茶馆了,我想看不到“山围故国周遭在”的苍凉“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衰败;感觉不到“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落寞“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冷清;也不会有“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的感慨了。隐隐担忧的是人多声杂,打搅了故人的清净。听说去的都是老人,品茶又是风雅之事,也许另添一番风味吧!

到了曲园,一切思想都该停止了,曲园就在眼前,不用空想了。看到门前的介绍才知道曲园是俞樾的号,并没有什么历史典故。

曲园不大,没有大气磅礴的厅堂,没有巧夺天工的雕栏画栋,也没有遍植奇花异草的后花园,甚至不见高墙,大不见“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深。如果没有曲廊、亭台与一些和俞樾相关的书画纪念物件,很难叫人相信这会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苏州园林。有高洁人格的文人都是两袖清风的,曲园的简朴不也映证了主人的人格吗?

正厅里悬着俞樾的大幅油画,画中的老人身穿长衫、面目慈祥、双眼炯炯有神,大有仙风道骨之感“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态。靠左的橱窗里陈列着他呕心历血所著的春在堂全书的部分内容和几种刻本。那厚厚的三叠书只是全书的百分之三十,天哪!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可现在又有多少人在重视呢?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附庸至少还有对风雅价值的承认和在乎,现在这样的人又有多少?靠右的橱窗里有俞樾的家谱和其生平简介,看到曲园建成之时,李鸿章亲临提词,不得不感慨“山不在高,有仙则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墙上有一副对联是作者手书的:家无长物琴书自乐,天生高人风雅之家。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一如主人人格的干劲、深沉、儒雅,其意也正是主人追求的写照!

走进内室,只见空旷的屋宇里点缀着几幅字画,空气中弥漫的陈旧气味让人感觉主人的无处不在,隐约还能看到主人优雅消瘦的身影。其中的一间房屋已成了茶馆,人来去匆匆,打牌和下棋的闹成一片,难见恬淡、平和、清幽、闲雅之境。茶成了解渴之物,不是品,是喝!不过也罢,他们至少找到了一种乐趣,也不失为一番风景。

看到相传是赛金花用过的钢琴,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风华绝代的江南少女用纤纤细手敲出幽怨的叹息,一双愁郁的泪眼诉说着心中的愁和苦。在异国宴会上她是摇曳生姿、顾盼神飞,被外宾惊为天人的公使夫人;在生灵涂炭的岁月里她是不卑不亢、机智大胆,与瓦德西斡旋救助大批人的“赛二爷”可世人只记得她的卖笑生涯,她的功绩得不到认可“一代名妓”的称呼冠冕堂皇地隐晦着不耻和不屑!她欲辩无言,欲说无处,只能冷眼旁观和忍受迫不得已接受的一切。

不知今人又有什么看法呢?我向一位老人问到:“您小时侯听过赛金花的故事吗?”

“不是有一本书是写她的吗?”

“对。曾朴的孽海花,您对她有什么看法呢?”

“她就是苏州人!”老人一脸自豪“她是一位卖唱的歌妓,后来嫁给了洪状元。书里说她没文化,这是乱说。没有文化的人会认识五线谱,会弹钢琴?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她是妓女,人们看不起她!”老人激动了。

我想这也应该是当今苏州人心中的赛金花吧。他们已不被时代和环境左右,妓女又怎么样,远不会有痛恨和不耻。她是苏州人,做过公使夫人,救过受苦受难的同胞,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啊!不是还有一句话叫“英雄不问出身”吗?做为老乡,他们是自豪和骄傲的!

我想赛金花知道今人的心态,在天之灵也会含笑了:她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一种平凡的生活,一种被世人所认可的活着!

爱与美的人儿已离我们远去,可她的灵魂是不灭的!

走进后花园,一棵已有二百年历史的紫薇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此树只剩下一截五米左右高的树桩,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枝桠露出绿意,树干满布虫洞,它已是老态龙钟!曾经它是那么的枝繁叶茂,一座小巧精致的园林悄悄在它身边建起。多少个日日夜夜,主人从书堆里走出来,用一双熬红的眼睛打量着它,在它花枝满丫的时候主人会开心的大笑,还曾为它作过几首诗呢。岁月不饶人,它眼睁睁的看着死神携主人而去,它感到孤独了。

时间老人用刀子在它的心上刻下一圈又一圈,某天清晨,当它睁眼时看到一位儒雅的年轻人站在它脚下静静的思考。它知道那是主人的曾孙-----俞平伯,他正在潜心研究红楼梦。它又听到生命的血液流动的声音,孤独感没有了它好喜欢小主人用低沉的声音吟诵诗词,那是天籁般的声音!然而小主人也作古,它真的很老很老了,岁月的沧桑已满在身,它在孤独的等死

问起凉亭里的茶客,他们对俞樾一无所知,来这里只是为了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而已。我并没有想象中的心凉,俞樾有他琴书自乐的世界,他“求名求利只须求己莫求人”他有他的世界,不是想走进就能走进的,他是那么大智大慧,早已超脱了世俗的情感。历史已记住了他,知音不会将他遗忘“千秋万岁名”、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不是他所求的! 雨后,天还是阴沉沉的,初夏的气味流荡在空气中。走进马恩科巷,破旧的巷子透着浓郁的古气,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是典型的江南人家。闹市中竟有如此一块静地,平凡的小巷中曾走出过晚清著名学者、一代朴学大师-----俞樾,不能不叫人震惊!同时也有一种失落:“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物是人非,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是否还记得这位大师?生活在这条小巷的人们、俞樾的父老乡亲可曾有过自豪感?

“俞樾,这里的人了解多少?赛金花的故事又传得怎样?”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向曲园走去

早听人说这个地方现在是茶馆了,我想看不到“山围故国周遭在”的苍凉“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衰败;感觉不到“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落寞“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冷清;也不会有“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的感慨了。隐隐担忧的是人多声杂,打搅了故人的清净。听说去的都是老人,品茶又是风雅之事,也许另添一番风味吧!

到了曲园,一切思想都该停止了,曲园就在眼前,不用空想了。看到门前的介绍才知道曲园是俞樾的号,并没有什么历史典故。

曲园不大,没有大气磅礴的厅堂,没有巧夺天工的雕栏画栋,也没有遍植奇花异草的后花园,甚至不见高墙,大不见“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深。如果没有曲廊、亭台与一些和俞樾相关的书画纪念物件,很难叫人相信这会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苏州园林。有高洁人格的文人都是两袖清风的,曲园的简朴不也映证了主人的人格吗?

正厅里悬着俞樾的大幅油画,画中的老人身穿长衫、面目慈祥、双眼炯炯有神,大有仙风道骨之感“腹有诗书气自华”之态。靠左的橱窗里陈列着他呕心历血所著的春在堂全书的部分内容和几种刻本。那厚厚的三叠书只是全书的百分之三十,天哪!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可现在又有多少人在重视呢?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附庸至少还有对风雅价值的承认和在乎,现在这样的人又有多少?靠右的橱窗里有俞樾的家谱和其生平简介,看到曲园建成之时,李鸿章亲临提词,不得不感慨“山不在高,有仙则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墙上有一副对联是作者手书的:家无长物琴书自乐,天生高人风雅之家。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一如主人人格的干劲、深沉、儒雅,其意也正是主人追求的写照!

走进内室,只见空旷的屋宇里点缀着几幅字画,空气中弥漫的陈旧气味让人感觉主人的无处不在,隐约还能看到主人优雅消瘦的身影。其中的一间房屋已成了茶馆,人来去匆匆,打牌和下棋的闹成一片,难见恬淡、平和、清幽、闲雅之境。茶成了解渴之物,不是品,是喝!不过也罢,他们至少找到了一种乐趣,也不失为一番风景。

看到相传是赛金花用过的钢琴,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风华绝代的江南少女用纤纤细手敲出幽怨的叹息,一双愁郁的泪眼诉说着心中的愁和苦。在异国宴会上她是摇曳生姿、顾盼神飞,被外宾惊为天人的公使夫人;在生灵涂炭的岁月里她是不卑不亢、机智大胆,与瓦德西斡旋救助大批人的“赛二爷”可世人只记得她的卖笑生涯,她的功绩得不到认可“一代名妓”的称呼冠冕堂皇地隐晦着不耻和不屑!她欲辩无言,欲说无处,只能冷眼旁观和忍受迫不得已接受的一切。

不知今人又有什么看法呢?我向一位老人问到:“您小时侯听过赛金花的故事吗?”

“不是有一本书是写她的吗?”

“对。曾朴的孽海花,您对她有什么看法呢?”

“她就是苏州人!”老人一脸自豪“她是一位卖唱的歌妓,后来嫁给了洪状元。书里说她没文化,这是乱说。没有文化的人会认识五线谱,会弹钢琴?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她是妓女,人们看不起她!”老人激动了。

我想这也应该是当今苏州人心中的赛金花吧。他们已不被时代和环境左右,妓女又怎么样,远不会有痛恨和不耻。她是苏州人,做过公使夫人,救过受苦受难的同胞,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啊!不是还有一句话叫“英雄不问出身”吗?做为老乡,他们是自豪和骄傲的!

我想赛金花知道今人的心态,在天之灵也会含笑了:她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一种平凡的生活,一种被世人所认可的活着!

爱与美的人儿已离我们远去,可她的灵魂是不灭的!

走进后花园,一棵已有二百年历史的紫薇很容易引起你的注意。此树只剩下一截五米左右高的树桩,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枝桠露出绿意,树干满布虫洞,它已是老态龙钟!曾经它是那么的枝繁叶茂,一座小巧精致的园林悄悄在它身边建起。多少个日日夜夜,主人从书堆里走出来,用一双熬红的眼睛打量着它,在它花枝满丫的时候主人会开心的大笑,还曾为它作过几首诗呢。岁月不饶人,它眼睁睁的看着死神携主人而去,它感到孤独了。

时间老人用刀子在它的心上刻下一圈又一圈,某天清晨,当它睁眼时看到一位儒雅的年轻人站在它脚下静静的思考。它知道那是主人的曾孙-----俞平伯,他正在潜心研究红楼梦。它又听到生命的血液流动的声音,孤独感没有了它好喜欢小主人用低沉的声音吟诵诗词,那是天籁般的声音!然而小主人也作古,它真的很老很老了,岁月的沧桑已满在身,它在孤独的等死

问起凉亭里的茶客,他们对俞樾一无所知,来这里只是为了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而已。我并没有想象中的心凉,俞樾有他琴书自乐的世界,他“求名求利只须求己莫求人”他有他的世界,不是想走进就能走进的,他是那么大智大慧,早已超脱了世俗的情感。历史已记住了他,知音不会将他遗忘“千秋万岁名”、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不是他所求的!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