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思想史导论》的感想
几年前读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其中有:“它(思想史)历来势利,只认文字,而且是变成铅字的文字。除此之外,它又聋又瞎,听不见也看不见旷野里的呼唤。”这令我颇为感叹。诚如葛兆光先生在这本导论里所言,思想史家总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章节,大思想家一章,小思想家一节,更小的则几个人合伙占一节,再不济也能占一段。然而这就是思想史的全部吗?仅仅是精英们的思想史,是璀璨群星的思想史?

答案不那么乐观。思想史的能指是过去,所指却是未来“以古为镜”是也。思想史是被叙述的,叙述者虽隐在其后,仍是不容否认的存在。我们发现,很多教科书上风光无限的思想家,其实都是后人的“追认”在世时并非声名显赫的弄潮儿。忽略了这一点,以为这位思想家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就不免有张冠李戴之虞。

更关键的在于,思想史常被作为某种阐述往昔以证明今朝的功利性途径。葛先生指出:“当真理只有一个,而皇权不仅占有权力的合法性,还占有了‘大义’、‘名教’等等真理,批评者只能成为‘魔’、‘异’和‘罪人’,等待着皇权来‘觉迷’的时候,人们只好承认这一真理的权威,并连带承认它的占有者的所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我们看到的思想史很可能是权力与意识形态合谋的产物,尤其在叙述者怀着过于现实的政治意图的背景下。当然下层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他们会用自己特有的“期待视野”进行改造。关羽的神话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墨家思想在水浒等小说中的反映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佛教、道教在民间以糅杂的形势流传,与民间迷信、风俗融会甚深。

思想史显得扑朔迷离起来。于是葛先生提出了“一般知识与思想”的概念,它“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现象与事物的解释”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这样很多从前属于细枝末节的东西的价值便凸现出来,葛先生为此举了不少例子。我还想到“宇宙”最早指房屋,后来才有“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的引申义,中国的古建筑往往呈南北狭长、中轴对称格局。这还能通过神话予以反证。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的传说版本虽异,但基本观念都是支撑天的柱子撞断,天裂出个大窟窿,女娲炼石补天,重造四极。显然是建筑物的翻版。我想,这些对于了解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神话传说都是有裨益的。

以我目力所及,已有不少学者做了较系统的工作。美国学者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分析了明代绘画,从中观察思想的脉络;谢维扬的中国早期国家通过对远古传说的爬梳活了不少新观点。程的晚清乡土意识则直接把目光投向民间,区分了社会表层(权力结构)、中层(各种利益、文化集团)与基层(乡里社会),并指出:“无论思想家们立场的差异与自觉的程度如何,由社会底层亿万人的感受、情绪、意愿、态度所代表的心理主流,所构成的社会气候,终究是影响他们各种理论学说的重要源泉。”不过这样的划分方法略显武断。传统中国属于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其社会结构颇似黄仁宇“面包夹潜水艇”的比喻,上下大而无当,中层界限极为模糊,且常与皇权合流,既依附之分享权力,也垄断知识。所以列文森说:“当官职被用来象征高的文化、知识和文明的终极价值时,做官就明显地要优越于其他社会角色”

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导论更为高屋建瓴,眼界更开阔。他在自己的皇皇巨著之前加上这么一长篇导论,显然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这是需要读者细心领会的。 几年前读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其中有:“它(思想史)历来势利,只认文字,而且是变成铅字的文字。除此之外,它又聋又瞎,听不见也看不见旷野里的呼唤。”这令我颇为感叹。诚如葛兆光先生在这本导论里所言,思想史家总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章节,大思想家一章,小思想家一节,更小的则几个人合伙占一节,再不济也能占一段。然而这就是思想史的全部吗?仅仅是精英们的思想史,是璀璨群星的思想史?

答案不那么乐观。思想史的能指是过去,所指却是未来“以古为镜”是也。思想史是被叙述的,叙述者虽隐在其后,仍是不容否认的存在。我们发现,很多教科书上风光无限的思想家,其实都是后人的“追认”在世时并非声名显赫的弄潮儿。忽略了这一点,以为这位思想家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就不免有张冠李戴之虞。

更关键的在于,思想史常被作为某种阐述往昔以证明今朝的功利性途径。葛先生指出:“当真理只有一个,而皇权不仅占有权力的合法性,还占有了‘大义’、‘名教’等等真理,批评者只能成为‘魔’、‘异’和‘罪人’,等待着皇权来‘觉迷’的时候,人们只好承认这一真理的权威,并连带承认它的占有者的所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我们看到的思想史很可能是权力与意识形态合谋的产物,尤其在叙述者怀着过于现实的政治意图的背景下。当然下层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他们会用自己特有的“期待视野”进行改造。关羽的神话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墨家思想在水浒等小说中的反映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佛教、道教在民间以糅杂的形势流传,与民间迷信、风俗融会甚深。

思想史显得扑朔迷离起来。于是葛先生提出了“一般知识与思想”的概念,它“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现象与事物的解释”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这样很多从前属于细枝末节的东西的价值便凸现出来,葛先生为此举了不少例子。我还想到“宇宙”最早指房屋,后来才有“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的引申义,中国的古建筑往往呈南北狭长、中轴对称格局。这还能通过神话予以反证。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的传说版本虽异,但基本观念都是支撑天的柱子撞断,天裂出个大窟窿,女娲炼石补天,重造四极。显然是建筑物的翻版。我想,这些对于了解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神话传说都是有裨益的。

以我目力所及,已有不少学者做了较系统的工作。美国学者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分析了明代绘画,从中观察思想的脉络;谢维扬的中国早期国家通过对远古传说的爬梳活了不少新观点。程的晚清乡土意识则直接把目光投向民间,区分了社会表层(权力结构)、中层(各种利益、文化集团)与基层(乡里社会),并指出:“无论思想家们立场的差异与自觉的程度如何,由社会底层亿万人的感受、情绪、意愿、态度所代表的心理主流,所构成的社会气候,终究是影响他们各种理论学说的重要源泉。”不过这样的划分方法略显武断。传统中国属于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其社会结构颇似黄仁宇“面包夹潜水艇”的比喻,上下大而无当,中层界限极为模糊,且常与皇权合流,既依附之分享权力,也垄断知识。所以列文森说:“当官职被用来象征高的文化、知识和文明的终极价值时,做官就明显地要优越于其他社会角色”

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导论更为高屋建瓴,眼界更开阔。他在自己的皇皇巨著之前加上这么一长篇导论,显然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这是需要读者细心领会的。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