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34
陕西是不是有旱灾?内阁的三位阁臣也怀着同样的疑问。
朱由校掐着陕西道监察御史李楠送上来的奏折, 心里有点紧张, 难道在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这各占了一半的诡异记事年里,陕西就开始干旱了吗?
他捏着手指,两眼的焦点不知道落向了何处, 似乎看向了虚无, 似乎又看向被他传进来养心殿的三位阁臣。
刘时敏轻轻在天子的耳边提醒
“皇爷, 内阁首辅、辅臣都来了。”
朱由校收回心神, 赶紧对开始行礼的三位阁臣道:“免礼,都坐吧。”
等三人做好了,朱由校才拿着陕西李楠的折子问:“朕看陕西道监察御史呈了旱灾的折子,你们怎么看?”
方从哲疲惫地回答:“这些年老臣感觉越来越冷,今年降雨普遍减少,陕西发生干旱也有可能。就是不知道陕西会旱到什么程度。老臣听说山西道、河南道今年的收成也不好。”
韩爌补充道:“陛下, 都察院派了所有的御史去各道查勘核对隐田,若是有旱灾等异常, 应该会很快送消息回来朝廷。”
刘一燝接着说:“若是有旱灾, 就涉及到延绥一些边镇的常平仓开仓粜米或赈济了。”
朱由校跟着问道:“各地的常平仓去年有检核吗?”
方从哲摇头,“陛下,各道御史缺了大半的人数, 这些事情……”
朱由校对刘时敏吩咐,“传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户部尚书李汝华同来商议陕西之事。”
刘时敏立即领命出去了。
这二人听说是有关陕西旱灾还有常平仓之事, 赶紧搁下手里的事务匆匆赶过来。朱由校把李楠的折子给李汝华和张问达看。
待二人看完, 朱由校问道:“李楠此人可信度如何?”
张问达起身回答:“陛下, 李楠此人可信。他是万历五年的进士, 先授刑部主事进而为凤阳太守,后升为升陕西布政司副使,万历三十七年以"清廉卓异"记录升职,万历四十年以廷推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在陕西道数次上奏本罢浮税兴水利。若是他说干旱了,必是亲自去查勘、核对过了的。”
朱由校的心禁不住就开始往下沉。
“朕才问起过常平仓之事,陕西道延绥一些边镇的设有常平仓,这些年可有检视、核对过仓储?”
李汝华惭愧道:“陛下,延绥边镇的常平仓,若是能有半数是半仓,都侥天之幸了。因为九边欠了银饷,但是戍边的军卒总要给他们吃饭的。陕西道本身的粮食仅够当地食用,山西商人就把江南的稻米运到边镇换取盐引。”
李汝华说不下去了。
朱由校追问,“是不是说山西的商人没有从江南运粮,而是直接在陕西和陕西的常平仓籴米了?”
李汝华点头。
“此事老臣有听说,也曾上书神宗改变盐引换取方式。适逢福王就藩,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洪武年间还是在江南籴米,后来慢慢发展成在山东、河南籴米,最近这些年演变为陕西了。福王府为了赚银子,也加入了此事中。”
“又是神宗和福王。这父子俩非要把大明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朱由校一言出口,养心殿里的臣子们都缄默不语。
陕西本就是半干旱之地,本地所产粮食好像够当地百姓食用。所有才有二百年多年的南粮北运换盐引之事。现在再说神宗和福王什么都于事无补,重要的是怎么保证陕西的军民有饭吃,平安过渡到明年。
“从江南调粮食去陕西道吧。让李楠主持陕西赈灾。今冬兴修水利、明春种树,以工代赈。银钱就从福王府出。”
韩爌迟疑下问道:“福王在定陵呢。”
“朕早派人去抄福王府了。现在应该到洛阳了。刘时敏让侍讲学士拟旨:河南道的监察御史与英国公世子等,将福王府的粮食先送去陕西救急。”
方从哲慢了半拍起身,跟在李汝华、张问达等人身后向天子行礼。
“李卿,征郑家商船去南洋、暹罗籴米补常平仓,你们户部赶紧做个计划。不然陕西明年再旱,可就没有福王府的银、米救急了。”
“陛下就是郑家的船只运来南洋的米,运到陕西也会折损了半数的。”
“那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把陕西的百姓饿着了,不然百姓揭竿而起,或抚或剿都比运粮过去要花银子多的多。”
这样算的话,还真的是运粮过去省银子、省心、也省事呢。
李汝华看朱由校申请不虞,开口安慰这少年天子。
“明年在陕西全境种甘薯或许就好了。那甘薯只要三、四个月就能成熟。就是陕西变冷干旱,到六月的时候,百姓也有食物果腹了。”
刘一燝则提醒道: “大水后常有瘟疫发生、干旱后也常伴随蝗灾发生,陕西道、河南道明年该防蝗灾的。”
刘时敏把拟好的圣旨交给朱由校过目后敲玉玺,李汝华看着刘时敏眨眨眼,王安已经大好了,怎么还是刘时敏掌印,难道掌印太监换了?
张问达接过玺印清晰、鲜艳的圣旨,看了一遍圣旨的内容后,问朱由校。
“陛下,这圣旨是从京师派人送去河南道,还是派人先送去洛阳给英国公世子?”
“送洛阳。 让河南道的御史立即都过去洛阳,清点福王府的粮食,全数运去陕西。河南的常平仓这几年有检核吗?”
张问道先应了圣旨之事,然后回答。
“河南的常平仓有检核。今年本该进新米粜陈米的。”
“山东呢?”
“山东的常平仓上次开仓放赈后一直还没有补全。”
“张卿,你今年把十三道的常平仓都检核一遍。李卿,必须从南洋等地籴米补常平仓。或是用郑家船只或是造海船,不容耽搁。”
“是。”
“通常西边旱、东边就涝。北边冷、南边就热。京师也不能都依赖南边,看看保定府、天津卫、河间府附近,能不能开垦荒地屯田了。”
方从哲起身应道:“陛下,老臣以为应该派一些有兴修水利经验之人,去做垦荒屯田之事。”
“好,你们推荐一些人,要附上个人经历。”
“是。”
“好就这样吧。”
方从哲等人退出,李汝华留到了最后。
“陛下,老臣所上的那个薪俸折子?”
“朕看过了。小朝会上与各部侍郎也通通气,没什么大的反对意见,明年元月就这么做吧。”
等李汝华走后,朱由校吩咐刘时敏,“你去知会王安,让他东厂派人去山西商会,查问清楚都是哪些晋商‘运粮’去边镇换盐引。”
“是,皇爷。臣自去找王安传皇爷的吩咐。”
刘时敏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他还以为天子会放过那些山西的盐商呢。那些见财不要命的,敢在陕西当地买米充江南运过来,不杀一批他们不知道怕呢。
天还没落黑呢,王安就把山西盐商的名单及与他们有勾连之人的内幕详情送到了养心殿。
朱由校细端详那名单,发现不仅是晋商在张家口违反了禁边令,还有远在浙江杭州的盐商与他们有勾连,数起来应该有二十几家商号的。
要是不把这些蛀虫都清理干净了,大明就得被他们淘空了。
“传骆思恭来养心殿。”
骆思恭拿着天子给他的抓人名单有些犯愁,锦衣卫的大部分人手都派出去抓那晋商的八大家了,这又出来十几家。
“陛下,臣麾下的锦衣卫大多派去山西了和张家口了。是等他们回京?”
“你去和英国公说,朕允你借百名禁军健卒去杭州。你到了杭州后再与当地驻军借些人手。这些盐商一个也不能放跑了。他们往来的信件等都比照成国公府处置。”
“陛下,东厂也派些人去吧。臣担心锦衣卫剩下的人手太少,控制不来禁军的健卒和杭州当地的军卒。”
朱由校看看王安,王安上前一步说:“洛大人,东厂只能出五十人,最近内廷的事情比较多。”
骆思恭对王安拱手,“五十人足矣。他们是要去看着那些军卒抄捡的时候不要伸手的。”
骆思恭拿着圣旨去找英国公。英国公很奇怪锦衣卫要与他借禁军军卒。
“下官的锦衣卫都派出去了,天子又派了别的差事,人手不足,下官请得了天子允诺,借百名禁军健卒明日南下。”
英国公发愁道:“陛下允了可有手信等,不然这么空口白牙地调兵,我可就吃不住御史台的弹劾啊。”
“你若不信进宫去问陛下好了。”
俩人正打着口舌官司呢,东厂的一个小宦官气虚喘喘地跑了过来。
“国公也,洛指挥,咱家给你们送符信来了。”
英国公验对了信符后,给了小宦官一个荷包。把小宦官打发走了,亲自陪骆思恭去挑人。一边走一边向骆思恭道歉
“骆指挥,非是我不肯,实在是不能私自调兵。”
骆思恭点点头,“下官知国公行事谨慎,不会生怨望怪责之心。”
英国公得了骆思恭这话,不管真假表面文章做到。等骆思恭挑好军卒离开,他恨恨地跺了一脚。
“哼,知道没有符信不能调兵还到老子这里缠磨,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英国公回府就把女儿叫到书房,把锦衣卫借军卒之事讲给张嫣知道,然后考问她。
“嫣儿,你说说锦衣卫定额是三千人,如今下江南居然要从禁军里借百人,是个什么意思?”
张嫣皱眉,“父亲,那三千锦衣卫在京吗?”
“不知在不在。”
张嫣抓着英国公的胳膊摇,“父亲,你说假话呢。借了禁军的军卒去做事,岂不是把做的事情给你知道了?他借人是在天子跟前过了明路的,那就是说他做的事情不近不怕你知道,也不怕锦衣卫之外的人知道,甚至说不怕天下人知道。那很可能是锦衣卫被派出去了不少。再一个就是天子和骆思恭要借禁军的口,把他们做的事情张扬给天下人。”
英国公点点头,自己的女儿就是聪明。
“你猜猜是什么事儿呢?”
张嫣莞尔一笑,“抄家了。被抄者一定是犯了十恶不赦的罪名,才需要张扬到天下的。女儿可不信京师里连百名锦衣卫都没有了。”
/">/a>) 展开全部内容
朱由校掐着陕西道监察御史李楠送上来的奏折, 心里有点紧张, 难道在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这各占了一半的诡异记事年里,陕西就开始干旱了吗?
他捏着手指,两眼的焦点不知道落向了何处, 似乎看向了虚无, 似乎又看向被他传进来养心殿的三位阁臣。
刘时敏轻轻在天子的耳边提醒
“皇爷, 内阁首辅、辅臣都来了。”
朱由校收回心神, 赶紧对开始行礼的三位阁臣道:“免礼,都坐吧。”
等三人做好了,朱由校才拿着陕西李楠的折子问:“朕看陕西道监察御史呈了旱灾的折子,你们怎么看?”
方从哲疲惫地回答:“这些年老臣感觉越来越冷,今年降雨普遍减少,陕西发生干旱也有可能。就是不知道陕西会旱到什么程度。老臣听说山西道、河南道今年的收成也不好。”
韩爌补充道:“陛下, 都察院派了所有的御史去各道查勘核对隐田,若是有旱灾等异常, 应该会很快送消息回来朝廷。”
刘一燝接着说:“若是有旱灾, 就涉及到延绥一些边镇的常平仓开仓粜米或赈济了。”
朱由校跟着问道:“各地的常平仓去年有检核吗?”
方从哲摇头,“陛下,各道御史缺了大半的人数, 这些事情……”
朱由校对刘时敏吩咐,“传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户部尚书李汝华同来商议陕西之事。”
刘时敏立即领命出去了。
这二人听说是有关陕西旱灾还有常平仓之事, 赶紧搁下手里的事务匆匆赶过来。朱由校把李楠的折子给李汝华和张问达看。
待二人看完, 朱由校问道:“李楠此人可信度如何?”
张问达起身回答:“陛下, 李楠此人可信。他是万历五年的进士, 先授刑部主事进而为凤阳太守,后升为升陕西布政司副使,万历三十七年以"清廉卓异"记录升职,万历四十年以廷推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在陕西道数次上奏本罢浮税兴水利。若是他说干旱了,必是亲自去查勘、核对过了的。”
朱由校的心禁不住就开始往下沉。
“朕才问起过常平仓之事,陕西道延绥一些边镇的设有常平仓,这些年可有检视、核对过仓储?”
李汝华惭愧道:“陛下,延绥边镇的常平仓,若是能有半数是半仓,都侥天之幸了。因为九边欠了银饷,但是戍边的军卒总要给他们吃饭的。陕西道本身的粮食仅够当地食用,山西商人就把江南的稻米运到边镇换取盐引。”
李汝华说不下去了。
朱由校追问,“是不是说山西的商人没有从江南运粮,而是直接在陕西和陕西的常平仓籴米了?”
李汝华点头。
“此事老臣有听说,也曾上书神宗改变盐引换取方式。适逢福王就藩,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洪武年间还是在江南籴米,后来慢慢发展成在山东、河南籴米,最近这些年演变为陕西了。福王府为了赚银子,也加入了此事中。”
“又是神宗和福王。这父子俩非要把大明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朱由校一言出口,养心殿里的臣子们都缄默不语。
陕西本就是半干旱之地,本地所产粮食好像够当地百姓食用。所有才有二百年多年的南粮北运换盐引之事。现在再说神宗和福王什么都于事无补,重要的是怎么保证陕西的军民有饭吃,平安过渡到明年。
“从江南调粮食去陕西道吧。让李楠主持陕西赈灾。今冬兴修水利、明春种树,以工代赈。银钱就从福王府出。”
韩爌迟疑下问道:“福王在定陵呢。”
“朕早派人去抄福王府了。现在应该到洛阳了。刘时敏让侍讲学士拟旨:河南道的监察御史与英国公世子等,将福王府的粮食先送去陕西救急。”
方从哲慢了半拍起身,跟在李汝华、张问达等人身后向天子行礼。
“李卿,征郑家商船去南洋、暹罗籴米补常平仓,你们户部赶紧做个计划。不然陕西明年再旱,可就没有福王府的银、米救急了。”
“陛下就是郑家的船只运来南洋的米,运到陕西也会折损了半数的。”
“那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把陕西的百姓饿着了,不然百姓揭竿而起,或抚或剿都比运粮过去要花银子多的多。”
这样算的话,还真的是运粮过去省银子、省心、也省事呢。
李汝华看朱由校申请不虞,开口安慰这少年天子。
“明年在陕西全境种甘薯或许就好了。那甘薯只要三、四个月就能成熟。就是陕西变冷干旱,到六月的时候,百姓也有食物果腹了。”
刘一燝则提醒道: “大水后常有瘟疫发生、干旱后也常伴随蝗灾发生,陕西道、河南道明年该防蝗灾的。”
刘时敏把拟好的圣旨交给朱由校过目后敲玉玺,李汝华看着刘时敏眨眨眼,王安已经大好了,怎么还是刘时敏掌印,难道掌印太监换了?
张问达接过玺印清晰、鲜艳的圣旨,看了一遍圣旨的内容后,问朱由校。
“陛下,这圣旨是从京师派人送去河南道,还是派人先送去洛阳给英国公世子?”
“送洛阳。 让河南道的御史立即都过去洛阳,清点福王府的粮食,全数运去陕西。河南的常平仓这几年有检核吗?”
张问道先应了圣旨之事,然后回答。
“河南的常平仓有检核。今年本该进新米粜陈米的。”
“山东呢?”
“山东的常平仓上次开仓放赈后一直还没有补全。”
“张卿,你今年把十三道的常平仓都检核一遍。李卿,必须从南洋等地籴米补常平仓。或是用郑家船只或是造海船,不容耽搁。”
“是。”
“通常西边旱、东边就涝。北边冷、南边就热。京师也不能都依赖南边,看看保定府、天津卫、河间府附近,能不能开垦荒地屯田了。”
方从哲起身应道:“陛下,老臣以为应该派一些有兴修水利经验之人,去做垦荒屯田之事。”
“好,你们推荐一些人,要附上个人经历。”
“是。”
“好就这样吧。”
方从哲等人退出,李汝华留到了最后。
“陛下,老臣所上的那个薪俸折子?”
“朕看过了。小朝会上与各部侍郎也通通气,没什么大的反对意见,明年元月就这么做吧。”
等李汝华走后,朱由校吩咐刘时敏,“你去知会王安,让他东厂派人去山西商会,查问清楚都是哪些晋商‘运粮’去边镇换盐引。”
“是,皇爷。臣自去找王安传皇爷的吩咐。”
刘时敏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他还以为天子会放过那些山西的盐商呢。那些见财不要命的,敢在陕西当地买米充江南运过来,不杀一批他们不知道怕呢。
天还没落黑呢,王安就把山西盐商的名单及与他们有勾连之人的内幕详情送到了养心殿。
朱由校细端详那名单,发现不仅是晋商在张家口违反了禁边令,还有远在浙江杭州的盐商与他们有勾连,数起来应该有二十几家商号的。
要是不把这些蛀虫都清理干净了,大明就得被他们淘空了。
“传骆思恭来养心殿。”
骆思恭拿着天子给他的抓人名单有些犯愁,锦衣卫的大部分人手都派出去抓那晋商的八大家了,这又出来十几家。
“陛下,臣麾下的锦衣卫大多派去山西了和张家口了。是等他们回京?”
“你去和英国公说,朕允你借百名禁军健卒去杭州。你到了杭州后再与当地驻军借些人手。这些盐商一个也不能放跑了。他们往来的信件等都比照成国公府处置。”
“陛下,东厂也派些人去吧。臣担心锦衣卫剩下的人手太少,控制不来禁军的健卒和杭州当地的军卒。”
朱由校看看王安,王安上前一步说:“洛大人,东厂只能出五十人,最近内廷的事情比较多。”
骆思恭对王安拱手,“五十人足矣。他们是要去看着那些军卒抄捡的时候不要伸手的。”
骆思恭拿着圣旨去找英国公。英国公很奇怪锦衣卫要与他借禁军军卒。
“下官的锦衣卫都派出去了,天子又派了别的差事,人手不足,下官请得了天子允诺,借百名禁军健卒明日南下。”
英国公发愁道:“陛下允了可有手信等,不然这么空口白牙地调兵,我可就吃不住御史台的弹劾啊。”
“你若不信进宫去问陛下好了。”
俩人正打着口舌官司呢,东厂的一个小宦官气虚喘喘地跑了过来。
“国公也,洛指挥,咱家给你们送符信来了。”
英国公验对了信符后,给了小宦官一个荷包。把小宦官打发走了,亲自陪骆思恭去挑人。一边走一边向骆思恭道歉
“骆指挥,非是我不肯,实在是不能私自调兵。”
骆思恭点点头,“下官知国公行事谨慎,不会生怨望怪责之心。”
英国公得了骆思恭这话,不管真假表面文章做到。等骆思恭挑好军卒离开,他恨恨地跺了一脚。
“哼,知道没有符信不能调兵还到老子这里缠磨,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英国公回府就把女儿叫到书房,把锦衣卫借军卒之事讲给张嫣知道,然后考问她。
“嫣儿,你说说锦衣卫定额是三千人,如今下江南居然要从禁军里借百人,是个什么意思?”
张嫣皱眉,“父亲,那三千锦衣卫在京吗?”
“不知在不在。”
张嫣抓着英国公的胳膊摇,“父亲,你说假话呢。借了禁军的军卒去做事,岂不是把做的事情给你知道了?他借人是在天子跟前过了明路的,那就是说他做的事情不近不怕你知道,也不怕锦衣卫之外的人知道,甚至说不怕天下人知道。那很可能是锦衣卫被派出去了不少。再一个就是天子和骆思恭要借禁军的口,把他们做的事情张扬给天下人。”
英国公点点头,自己的女儿就是聪明。
“你猜猜是什么事儿呢?”
张嫣莞尔一笑,“抄家了。被抄者一定是犯了十恶不赦的罪名,才需要张扬到天下的。女儿可不信京师里连百名锦衣卫都没有了。”
/">/a>)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