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28
新君在登基大典前两日, 召集重臣在乾清宫议事,朝臣的心也都飞了过来。关于切身利益的退赔隐田税赋和徭役,随着那几个要全额赔付的官员筹措银钱儿的行动,可以说已经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了。
在刑部羁押到第二天的那十来位朝臣, 也让还不起隐田赋税的朝臣心中添上更多的恐慌。有聪明人把吏部叫去谈话官员做了分析,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刚刚弹劾过熊廷弼的。
新君应该没见过熊廷弼啊,为什么会这样保他?
答案只有一个可能, 就是熊廷弼在辽东的做法,投合了天子的心意。
乾清宫外的朝臣心惶惶,大多数人没了做事的精气神。乾清宫里的君臣,也缺少了昨日的“情投意合”。因为天子提出全面开放海禁, 要造大海船往吕宋去, 这可是犯了忌讳的事儿。想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朝廷添了多少银子进去。
现在哪里有银子给新君祸祸。
所以造大海船遭遇了所有人的一致抵制。
朱由校只好耐心解释。
“这海船不同于既往要去各国巡游一圈的下西洋,去弄什么万国来朝的热闹。朕是想南边暖和, 粮食会多一些, 这两年不是旱灾就是蝗灾,朝廷可以派军队过去采买粮食。”
居然所有人都很怀疑他的真实意图是不是买粮,不管他怎么解释, 就是没人肯相信他的话。
算了,那就暂时搁置造海船吧。反正也没银子。
接下来的是最重要的财政预算计划, 除了户部同意, 还是被其他人否决了。朱由校有点气急败坏了, 他对财政预算的推行计划是坚决地不肯让步。
各部必须在冬月结束前, 做出下一年度的预算。然后在腊月的时候,内阁、六部七卿与天子一起逐项对预算进行研讨、表决,不该花的银子是绝对不会因各部都有银库而自主决断。所有的银两归到户部统一管理。而且在预算批准后,户部必须按时拨款,还要对各种款项进行追踪审计,是否存在挪用、以及及时了解、评估该款项的运用是否合理,甚至追踪立项是否正确。
各部尚书都怀疑地看着新君,这不会是打着把户部那里把银子“连窝端”的主意吧?既往神宗对银子的看重,那是只有进、没有出的。哪怕是军饷几年不足、大战在即了,也只是意思意思地拨了十万的内帑金。
朱由校只好耐着性子诱劝。
“各位府上数个儿子成家后,只要没有分家就只有一个帐房吧。对每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当家人总得有个预算。才不会到九月的时候,就花完了全年的进项。朝廷这二直隶、十三省必须要放在一起做统一考量,制定出全年计划。”
“若是出现需要增拨军饷或是赈灾呢?”
“必须要留出紧急情况的备用金啊。不然再遇到去年的事情,岂不是难为所有人了。”
提起萨尔浒战败,所有人都无话了。
方从哲轻咳一声说道:“陛下,臣等就是怕皇室会用各种借口把太仓银都弄走。”
朱由校盯着方从哲。
方从哲只好顶着新君迫人的眼光,继续往下说。
“二帝尚未入寝陵,这是一大笔开销。陛下明年要大婚,又是一笔大开销。然后陛下还要修山陵,也是一大笔。就算是明年清查隐田有收益,也要等到明年这时候秋税解上来的。这几笔银子都是必须花的,但是一起提走了,明年朝廷就无法做事了。”
朱由校一边听一边点头。
“方首辅担心的有道理。首先二帝归陵的银子已经有了着落,不从明年的收入中提取;其次朕要守孝三年,明年不会大婚;最后,朕才十六岁,十年八年内不想修山陵。朕还想像你们几位一样活到七老八十呢。”
工部尚书王佐说道:“陛下,天子登基的元年就要选址、开始修寝陵是惯例。”
朱由校看着王佐道:“改了。”
俩字出口后,似乎有些生硬,他只好添加一些解释。
“到朕这里就把惯例改了。等把辽东和北边的隐患都除了以后,朕再修皇陵。不着急的。或者你们是想说朕会短寿、会夭折的,得赶紧给自己先选好埋哪儿以及修好墓地?”
这话说的不好听、也诛心。
王佐赶紧站起来请罪,其他人也得陪着站起来,表示自己期望天子万岁的忠诚心愿。
朱由校摆摆手说:“无妨无妨,都坐下吧。万岁不可能,百年或可期。方首辅,你继续说还有什么担心的?”
方从哲只好继续说:“陛下明年要大婚的。这笔大婚的费用,户部会提前准备出来的。大明的社稷有了继承人,才能使得得天下人安心啊。这笔银子省不得的。”
朱由校对着众人捏捏自己的麻杆胳膊、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就朕这样的身子骨,若是诸卿家里有差不多的儿孙,怕都要晚些娶亲以养好身体。不然不说这样的身子骨经不得女色,就是下一辈的身子骨也不会结实。你们宁愿要个病秧子般的太子吗?”
又是一片摇头。
朱由校接着说:“朕已经请英国公做武师傅,等朕守满三年孝期,这身子骨也就养好了。到时候再成亲。”
礼部尚书孙如游追问:“陛下明年选秀也得要准备银子吧?要是用这理由,内廷来提银子……”
朱由校一愣,“明年不选秀。宫里不缺女使还要裁人呢。未来五年内都不选秀。”
孙如游只好接着说:“陛下明年选秀,到守孝期满,大约能有一年半的时间,可以用来教导贵人习字、学礼等等。要是五年不选秀……”
朱由校呲牙。
“朕的中宫要从高门贵女里选择,过几年五郎长大了也是一样,所以不从民间选秀,也省得扰民了。至于宗室的婚事,交给官媒。那也是明年九月以后才可能有人成婚的。”
英国公握紧拳头,你是没扰民,但是你扰了英国公府了。
朱由校看着英国公攥紧的拳头,笑笑又扔下来一个大雷。
“既然提到选秀了,以后也不必从民间选驸马了。文臣武勋之杰出子弟,只要及冠时候无婚史、无妾侍、身体康健,都可以报名参选。做了驸马仍可以参政,也不再修什么驸马府,单修一座公主府,可以省下不少银子呢。”
定国公立即笑着说:“陛下,要是驸马可以参政,选婚使还不得有万八千的人,才能看顾得来报名者啊。”
“以后不设专职的选婚使了。需要的时候由礼部组织报名文试、兵部主持武比,东厂和锦衣卫去核查家世就好。总要三品官以上才可以有资格报名。不过这事儿不急,放到后年出孝以后再说。”
要是驸马可以参政,宫里的三位公主,过几年可就是大明最受欢迎的小娘子了。
选驸马的条件让与座的官员开始重新考量与皇家结亲。
气氛融洽了,朱由校扫视众人,放缓了语气带着蛊惑的味道继续问:“若是你们没有其他疑问了,那就要在冬月结束前,做好明年的预算和事务计划,腊月的时候大家再一起讨论各部计划的可实施度。”
新君这样坚持,黄克缵和周嘉谟彼此交换眼神,决定把户部尚书换个能硬顶住天子的,免得他把太仓的银子都搬去了内库。
一上午君臣都累的够呛。午膳的时候,朱由校贴心地给所有与会的重臣备了两“荤”一素一汤。那荤菜是豆腐做的,吃起来味道很不错。饭后又给几位老大臣安排了午休的地方,可把几位上了年纪的顾命大臣感动的够呛。
午睡后,孙如游对周嘉漠和黄克缵说:“我已经写好了推荐二位为天子讲学的折子,极力赞美你们德才俱佳足可以为帝师。下午的时候,咱们就把帝师的事情定下来吧。明天登基大典后,天子也该每日读书了。”
黄克缵没有什么准备,皱着眉说:“陛下看起来是很有主意的人,给陛下讲学怕是不容易。而且我看陛下尚在启蒙阶段,让侍讲学士先讲吧。”
周嘉漠就道:“原东宫詹事府的人事,下午还是要与陛下说说。是不是将这些人直接转为陛下的讲师,还是另行挑选其他翰林学士。”
孙如游就道:“原翰林侍讲学士公鼐最是有才学,耿介正直。先帝器重他,曾亲书"理学名臣"四字的匾额,尚挂在公鼐府第。不如令其继续为天子讲学?”
公鼐的为人和才学都很好,对先帝的教导也是有目共睹。仨老头本着为新君着想的美好愿望,很快就给朱由校圈了十几个侍讲学士。
朱由校看着孙尚书推荐的大明最强阵容的豪华讲师团,满脸是笑地接纳了孙尚书的美意。然后与孙尚书协商,具体上课的日子,等登基大典后再定。
他目前的文化程度还是千字文的阶段呢。
刘时敏从王安受伤后,就一直跟在朱由校身边伺候。他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听到新君说尚在读千字文。他这两天躺在床上就不由自主地想猜测新君在哪里、跟谁识的字,装作不识字是要骗谁,他怀疑新君比先帝所学只多不少、只强不差。
因为看新君做事,不是被朝政逼着、不是被六部尚书推着、拖着往前走,而是在诱导六部七卿跟着他的计划、跟上他的步伐向前。
这绝对不是能用天生聪明就解释得了的事情。
他满心期待以后的天下大势,也能够被他的皇爷的计划框住。
/">/a>) 展开全部内容
在刑部羁押到第二天的那十来位朝臣, 也让还不起隐田赋税的朝臣心中添上更多的恐慌。有聪明人把吏部叫去谈话官员做了分析,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刚刚弹劾过熊廷弼的。
新君应该没见过熊廷弼啊,为什么会这样保他?
答案只有一个可能, 就是熊廷弼在辽东的做法,投合了天子的心意。
乾清宫外的朝臣心惶惶,大多数人没了做事的精气神。乾清宫里的君臣,也缺少了昨日的“情投意合”。因为天子提出全面开放海禁, 要造大海船往吕宋去, 这可是犯了忌讳的事儿。想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朝廷添了多少银子进去。
现在哪里有银子给新君祸祸。
所以造大海船遭遇了所有人的一致抵制。
朱由校只好耐心解释。
“这海船不同于既往要去各国巡游一圈的下西洋,去弄什么万国来朝的热闹。朕是想南边暖和, 粮食会多一些, 这两年不是旱灾就是蝗灾,朝廷可以派军队过去采买粮食。”
居然所有人都很怀疑他的真实意图是不是买粮,不管他怎么解释, 就是没人肯相信他的话。
算了,那就暂时搁置造海船吧。反正也没银子。
接下来的是最重要的财政预算计划, 除了户部同意, 还是被其他人否决了。朱由校有点气急败坏了, 他对财政预算的推行计划是坚决地不肯让步。
各部必须在冬月结束前, 做出下一年度的预算。然后在腊月的时候,内阁、六部七卿与天子一起逐项对预算进行研讨、表决,不该花的银子是绝对不会因各部都有银库而自主决断。所有的银两归到户部统一管理。而且在预算批准后,户部必须按时拨款,还要对各种款项进行追踪审计,是否存在挪用、以及及时了解、评估该款项的运用是否合理,甚至追踪立项是否正确。
各部尚书都怀疑地看着新君,这不会是打着把户部那里把银子“连窝端”的主意吧?既往神宗对银子的看重,那是只有进、没有出的。哪怕是军饷几年不足、大战在即了,也只是意思意思地拨了十万的内帑金。
朱由校只好耐着性子诱劝。
“各位府上数个儿子成家后,只要没有分家就只有一个帐房吧。对每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当家人总得有个预算。才不会到九月的时候,就花完了全年的进项。朝廷这二直隶、十三省必须要放在一起做统一考量,制定出全年计划。”
“若是出现需要增拨军饷或是赈灾呢?”
“必须要留出紧急情况的备用金啊。不然再遇到去年的事情,岂不是难为所有人了。”
提起萨尔浒战败,所有人都无话了。
方从哲轻咳一声说道:“陛下,臣等就是怕皇室会用各种借口把太仓银都弄走。”
朱由校盯着方从哲。
方从哲只好顶着新君迫人的眼光,继续往下说。
“二帝尚未入寝陵,这是一大笔开销。陛下明年要大婚,又是一笔大开销。然后陛下还要修山陵,也是一大笔。就算是明年清查隐田有收益,也要等到明年这时候秋税解上来的。这几笔银子都是必须花的,但是一起提走了,明年朝廷就无法做事了。”
朱由校一边听一边点头。
“方首辅担心的有道理。首先二帝归陵的银子已经有了着落,不从明年的收入中提取;其次朕要守孝三年,明年不会大婚;最后,朕才十六岁,十年八年内不想修山陵。朕还想像你们几位一样活到七老八十呢。”
工部尚书王佐说道:“陛下,天子登基的元年就要选址、开始修寝陵是惯例。”
朱由校看着王佐道:“改了。”
俩字出口后,似乎有些生硬,他只好添加一些解释。
“到朕这里就把惯例改了。等把辽东和北边的隐患都除了以后,朕再修皇陵。不着急的。或者你们是想说朕会短寿、会夭折的,得赶紧给自己先选好埋哪儿以及修好墓地?”
这话说的不好听、也诛心。
王佐赶紧站起来请罪,其他人也得陪着站起来,表示自己期望天子万岁的忠诚心愿。
朱由校摆摆手说:“无妨无妨,都坐下吧。万岁不可能,百年或可期。方首辅,你继续说还有什么担心的?”
方从哲只好继续说:“陛下明年要大婚的。这笔大婚的费用,户部会提前准备出来的。大明的社稷有了继承人,才能使得得天下人安心啊。这笔银子省不得的。”
朱由校对着众人捏捏自己的麻杆胳膊、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就朕这样的身子骨,若是诸卿家里有差不多的儿孙,怕都要晚些娶亲以养好身体。不然不说这样的身子骨经不得女色,就是下一辈的身子骨也不会结实。你们宁愿要个病秧子般的太子吗?”
又是一片摇头。
朱由校接着说:“朕已经请英国公做武师傅,等朕守满三年孝期,这身子骨也就养好了。到时候再成亲。”
礼部尚书孙如游追问:“陛下明年选秀也得要准备银子吧?要是用这理由,内廷来提银子……”
朱由校一愣,“明年不选秀。宫里不缺女使还要裁人呢。未来五年内都不选秀。”
孙如游只好接着说:“陛下明年选秀,到守孝期满,大约能有一年半的时间,可以用来教导贵人习字、学礼等等。要是五年不选秀……”
朱由校呲牙。
“朕的中宫要从高门贵女里选择,过几年五郎长大了也是一样,所以不从民间选秀,也省得扰民了。至于宗室的婚事,交给官媒。那也是明年九月以后才可能有人成婚的。”
英国公握紧拳头,你是没扰民,但是你扰了英国公府了。
朱由校看着英国公攥紧的拳头,笑笑又扔下来一个大雷。
“既然提到选秀了,以后也不必从民间选驸马了。文臣武勋之杰出子弟,只要及冠时候无婚史、无妾侍、身体康健,都可以报名参选。做了驸马仍可以参政,也不再修什么驸马府,单修一座公主府,可以省下不少银子呢。”
定国公立即笑着说:“陛下,要是驸马可以参政,选婚使还不得有万八千的人,才能看顾得来报名者啊。”
“以后不设专职的选婚使了。需要的时候由礼部组织报名文试、兵部主持武比,东厂和锦衣卫去核查家世就好。总要三品官以上才可以有资格报名。不过这事儿不急,放到后年出孝以后再说。”
要是驸马可以参政,宫里的三位公主,过几年可就是大明最受欢迎的小娘子了。
选驸马的条件让与座的官员开始重新考量与皇家结亲。
气氛融洽了,朱由校扫视众人,放缓了语气带着蛊惑的味道继续问:“若是你们没有其他疑问了,那就要在冬月结束前,做好明年的预算和事务计划,腊月的时候大家再一起讨论各部计划的可实施度。”
新君这样坚持,黄克缵和周嘉谟彼此交换眼神,决定把户部尚书换个能硬顶住天子的,免得他把太仓的银子都搬去了内库。
一上午君臣都累的够呛。午膳的时候,朱由校贴心地给所有与会的重臣备了两“荤”一素一汤。那荤菜是豆腐做的,吃起来味道很不错。饭后又给几位老大臣安排了午休的地方,可把几位上了年纪的顾命大臣感动的够呛。
午睡后,孙如游对周嘉漠和黄克缵说:“我已经写好了推荐二位为天子讲学的折子,极力赞美你们德才俱佳足可以为帝师。下午的时候,咱们就把帝师的事情定下来吧。明天登基大典后,天子也该每日读书了。”
黄克缵没有什么准备,皱着眉说:“陛下看起来是很有主意的人,给陛下讲学怕是不容易。而且我看陛下尚在启蒙阶段,让侍讲学士先讲吧。”
周嘉漠就道:“原东宫詹事府的人事,下午还是要与陛下说说。是不是将这些人直接转为陛下的讲师,还是另行挑选其他翰林学士。”
孙如游就道:“原翰林侍讲学士公鼐最是有才学,耿介正直。先帝器重他,曾亲书"理学名臣"四字的匾额,尚挂在公鼐府第。不如令其继续为天子讲学?”
公鼐的为人和才学都很好,对先帝的教导也是有目共睹。仨老头本着为新君着想的美好愿望,很快就给朱由校圈了十几个侍讲学士。
朱由校看着孙尚书推荐的大明最强阵容的豪华讲师团,满脸是笑地接纳了孙尚书的美意。然后与孙尚书协商,具体上课的日子,等登基大典后再定。
他目前的文化程度还是千字文的阶段呢。
刘时敏从王安受伤后,就一直跟在朱由校身边伺候。他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听到新君说尚在读千字文。他这两天躺在床上就不由自主地想猜测新君在哪里、跟谁识的字,装作不识字是要骗谁,他怀疑新君比先帝所学只多不少、只强不差。
因为看新君做事,不是被朝政逼着、不是被六部尚书推着、拖着往前走,而是在诱导六部七卿跟着他的计划、跟上他的步伐向前。
这绝对不是能用天生聪明就解释得了的事情。
他满心期待以后的天下大势,也能够被他的皇爷的计划框住。
/">/a>)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