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被苏青鸾这天外飞来一笔的想法惊到了:“怎地突然想去赁铺子?”
“爹娘天天要推着推车在村子和县城往复,实在是太辛苦。”
原本她还没有太大的感觉,知道看到苏广福揉肩膀,又听到妹妹的话,回想到自己方才偷偷去后院试着推了推那独轮的木质推车的重量,才明白苏广福每日的劳动量是多么巨大。
这么想着,苏青鸾便有些内疚——她总是下意识用现代人的生活常识以及思维习惯衡量这个时代,却不知道阿爹和阿娘在自己不曾觉察的时候,默默为自己付出了多少。
然而杨氏却对苏青鸾的话不以为意:“谁家商贩不是这般,每日开市方可入城,闭市需得离开?又不是独有你阿爹辛苦。”
“可是咱们若是有一个固定的店面,便可以开灶,做些热食,也不必整日将那推车推来推去了。更何况,”苏青鸾补充道,“现在家中也不是没有余钱赁铺子。”
杨氏想了想,对苏青鸾说道:“若你真想要赁铺子,且不急在一时,现在正是夏日,人流往来热闹非常,更何况正逢每年秋试前夕,很多读书人都从县城那边路过,更是热闹。”
她解释道:“因为每年这个时候,赁铺子的价格都要比寻常还要涨个两成,且等到天气转凉再说吧。”
苏青鸾心想这也是有理,于是笑着点点头。
这时候,苏雪雁打了一个呵欠,至于苏玄鹤这个一刻闲不住的,早就跑到外面和爹爹炫耀新衣服去了。
苏青鸾见状,连忙对苏雪雁问道:“今天还听故事吗?还是直接睡了?”
往常若是妹妹不睡觉,苏青鸾就会给她讲故事。
小丫头揉揉眼睛,不想听故事了,于是便把妹妹交给阿娘照顾,自己则是回去房间。
晚上躺在**辗转反侧睡不着,苏青鸾也想着如果能够干脆去大一点的城市便好了。
然而花溪村早年是荒地,里正曾说过,州府颁布过皇令,这般荒地若是谁家开垦,就算是谁家的地,因而苏家的地虽然不算很多,但至少是自己的。
当然,这种地也需要交粮,只不过不需要额外给地主缴纳,少了一层盘剥。
就因为这样,无论苏广福还是杨氏,都把苏家的这一片田地看做非常重要的产业。
有着土地的牵制,除非真的能带来远远超过土地本身的价值,恐怕自家爹娘是不愿意随便远走他乡的。
也是,现代的人都逃不过“思乡”的魔咒,何况是千百年前,人口流动性小,对故乡更加有认同感的古人?
所以她还是要且在这乡村的一亩三分地儿耗着。
然而小县城的客流量有限,远不是大城市能比,而且县城里“鸿福楼”一家独大,其他都竞争不过。
自己倒是有信心开一座酒楼超越鸿福楼,但是却没有必要同梁叔他们为了这仨瓜俩枣的客流量抢的脸红脖子粗……
说起来,她还没有想好,七夕适合摆在“鸿福楼”里面的吃食……
愁人啊……
为客源愁着愁着,苏青鸾便睡着了。
第二日,还是没想好七夕应景的吃食,然而还是要去鸿福楼和梁掌柜碰个面……万一能找到啥灵感呢?
苏青鸾十分光棍儿地想着。
鸿福楼依然是那种节日前夕热闹忙碌的景象,苏青鸾见伙计们端出的一盘点心,各式形状都有,表皮微微焦脆,闻起来有面粉和糖的香味。
苏青鸾指着那点心问道:“梁叔,这是何物?”
“此乃巧果,做一些不过应景而已。贤侄女不知道?”
苏青鸾茫然摇摇头:这玩意看上去没什么太过稀奇的,随便看一下就能大致猜出来做法。
只是……巧果?
“同乞巧节有渊源?”
梁掌柜点点头,随即有些好奇道:“贤侄女竟然不知?”
苏青鸾心说,这在这时代的人来说估计应该是类似“端午节吃粽子”的常识问题,不过她上辈子对于“乞巧节”——或者说七夕节——的印象,仅存于巧克力玫瑰花和各种买买买大促销了。
见苏青鸾的确是一脸茫然的样子,梁掌柜便略说了说“巧果”是祈求织女赐予巧手食物的传说。
苏青鸾看着那巧果问:“梁叔,这‘巧果’有什么固定的做法么?”
梁掌柜想了想:“具体都是远威负责,我不太清楚,不过看着倒是形状各异,颜色么……倒也见到过彩色的……”
苏青鸾眼睛一转,狡黠笑道:“不若就把这‘巧果’当做卖点如何?”
梁掌柜摆摆手:“不成不成,这巧果是街头巷尾都有的吃食,哪里还能卖得出去?”
“自然不是让梁叔单纯卖‘巧果’啦”,这般简单易懂的吃食,大街小巷必然有很多,赚不了几个钱。
“贤侄女有什么好主意?”
苏青鸾在梁掌柜的耳边嘀咕了几句,梁掌柜立刻笑道:“不愧是年轻人,脑子就是转得快!”
苏青鸾谦虚道:“梁叔过奖了。”随即收敛笑容,“不过这个法子是不是能奏效,完全取决于鸿福楼菜品的质量如何。”
“我又何曾不明白呢?”梁掌柜叹息一声,“不过距离节日短短两三日,后厨那些帮厨要学习一道新菜都要花费时日,何况是所有菜品?”
苏青鸾点点头:“菜肴本身的质量的确不可能是经过短暂训练得到提升的。”
从最开始的食材选择,到食材的处理准备,再到菜肴火候调味的拿捏,最后甚至是出餐的顺序等,不仅需要系统的学习,甚至还要有一定的天赋。
然而……
苏青鸾笑着拈起一粒巧果放入口中,面粉、鸡蛋和白糖经过油炸的香气瞬间萦绕口腔。她笑眯眯地说道:“一道菜是需要同时具备‘色香味’,才能最大限度让食客产生食欲。”
梁掌柜点点头:“这是自然。”
“既然‘香’和‘味’本身受厨师的手艺所限,不能在短期内明显提升,我们为何不在最后那三分之一花点心思呢?”
展开全部内容